美文网首页真情
国外都无法“抄作业”的抗疫力量,却被忽视最多、误解最深

国外都无法“抄作业”的抗疫力量,却被忽视最多、误解最深

作者: FlyFly小付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11:23 被阅读0次

最近除湖北以外,全国大部分省份持续没有出现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多个省份从一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响应将至二级、三级,陆续推进复工复产。

看过疫情中那么多人的悲欢离合,看着窗外日渐增多的行人和车辆,我的心中一扫过去雾霾,感受到了春天的明媚和温暖。

现在,人们慢慢把目光聚焦在中国以外的地方:疫情感染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国家。然而,就在大家纷纷讨论,国外为什么“不抄中国的作业”,国外为什么“抄不了中国的作业”时,却忽视了中国这场抗疫战争最重要的力量——基层!

1

连续作战20多天,无休无止,是他们疫情下的常态

在某些疫情严峻的地区,那些体制内最基层的干部不能有丝毫懈怠。

我有一个同学,他所在的东北某县城有8例确诊病例。当地要求对重点小区三班倒,24小时严防死守。二月倒春寒,当地最低温度也是零下十几度,不是下雪就是雾霾。

他作为包片的社区干部,带领大家几乎每天都在在寒风中走街串巷执勤、疏导、蹲点、排查送餐、送物资、跟踪记录、总结上报。

我感慨他工作的辛苦,他只是谈谈地说:

“多羡慕你们已经从I级响应降到3级了! 我已经十多天没回家洗头洗澡了。”

“开始的时候,很多居民不戴口罩,甚至还有在街上打架的,殴打防疫人员的。最近情况好了很多,疫情控制住了,没有新增了。”

“我有时走在空旷萧条的大街上,手拿着反复播着‘国家有难,咱不添乱’的喇叭,就默默的流泪,我好想念原来热闹的街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到从前呀?”

为什么这些基层干部会含着泪水?

因为他们对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的一个邻居是街道办事处最底层的小科员。当大部分人天天抱怨在家呆的无聊的时候,他已经从大年初三开始进入疫情防控工作。

刚好他所工作的街道出现确诊病例,一个家庭3个病例。他已经20多天没有回家了,他和他的同事排查、隔离了相关接触人员几十人,还要不断的跟踪回访、送药送餐。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单位领导也给他们放假轮休。可是他女儿才1岁多,他觉得自己接触人太多了,就选择天天住在单位。选择不回家才是对家人最大的保护!

人性的光辉到底彰显在何处?

人性的光辉,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

2

那个为疫情付出生命的人,值得被历史铭记

54岁的江西高安市灰埠镇党政办副主任陈力群,心源性猝死在抗疫岗位上已经10多天了。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基层干部为抗击疫情而牺牲。

他的微博话题#基层干部陈力群因过度劳累猝死#,阅读量仅为4.8万、讨论数36。

很少有人知道,在陈力群在牺牲前,他已经连续工作、连轴运转了24天,没有休息过1天。

据他的同事说,陈力群负责全镇防疫物资采购:5万多个口罩、1万多支体温计、250斤消毒液、8万份宣传材料,都由他安排分发到全镇各个村组,在紧张的忙碌的工作状态下,这些资金、物资无一笔差错和失误。

就在他牺牲的不到两天时间里,他给全镇湖北返岗返工人员开出345份健康证明。

疫情之下的“逆行者”都是最美的,无论医护人员、快递小哥,还是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都值得称赞,但也不要忘记我们身边防控疫情的基层干部。

可怜陈力群之所以在网上引出话题,很大程度不是因为感激他在疫情期间的付出,而因为他是1989年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大学生,整整在镇上工作了30年,直到2009年才提拔为党政办副主任(副科级)。

媒体把他和那些年纪轻轻就火箭提拔的干部对比,把他和37岁当上武汉病毒所所长的王延轶对比,认为他是在体制里被欺负的“老实人”。

3

他们是体制内最基层的干部,是这个社会最平凡的人

基层街道社区干部的收入不多,在我们东北的小县城里,一个社区干部的收入不过三千多,被认为是最安于体制缺乏斗志的人。

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尤其是在城市里人们都有自己工作,大家往往觉得自己单位的领导才是自己的“组织”,很少觉得街道社区干部多么有存在感。

在“官本位”思想浓厚的中国北方,基层干部绝对是处在体制内鄙视链的最低层,社会地位远不及教师、警察、机关公务员和国企职工。

而那些手握高薪的白领和所向披靡的创业先锋,也会鄙视体制内基层干部图安稳、没冲劲。但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是寒风中的挨冻者,他们一直冲在最前线!

他们知道生活的真相,也仍然有勇气热爱生活。

他们没有抱怨过自己多难多累,他们只是希望整个社会能尽快回到从前。

4

以偏概全,让他们在疫情中被忽视最多、误解最深

民众和媒体的目光一直聚焦在那些某些体制内懒作为、乱作为的官员上:微博话题#湖北司法厅原巡视员被处分#阅读量5641.7万、#你爹可能大意失荆州了#阅读量4.8亿。这些负面话题是陈力群牺牲阅读量的上千倍、上万倍。

可谓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粥。我们憎恶可狠的耗子屎,但也要相信白白的营养粥是无辜的。

一提到体制内的干部,网友本能地想到就是“假、大、空”,要么就是“新闻联播”式的没有感情色彩。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固化思维,先行否定。

微博上话题#90后女干部抗疫34天只休1天#,报道了北京一名街道90后副科长于洋,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参与社区入户排查。

然而下面点赞最多的评论居然不是对她赞扬,而是尖酸刻薄的质疑:

这个点赞最高的评论居然说“真够逗的,科长就报道呀,居委会的社工一天没有休,没有人报。”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当这个连续工作34天的女干部看到网友对她这么刻薄,她得多寒心呀!

各路媒体、记者、网评人把焦点会对准“防护服上的胡歌老婆”、为出院患者“跳四小天鹅”、被口罩勒出的印痕,为什么就没看到:

“十多天没洗澡洗头的社区干部。”

“二十多天不敢抱自己女儿的街道小公务员。”

“高压之下,无休无止工作的基层干部,没有崩溃,没有产生心理问题,他们在苦中作乐,在寻求内心解压呀!”

民众、媒体对他们忽视、甚至无视,误解、甚至苛责,让热点报道少有对准基层干部。

我们欠他们一个热搜!

5

他们在疫情中做到了有责、担责、尽责

社区、乡村是疫情联防的第一线,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基层干部把社区、乡村这道防线守住,有效切断疫情扩散的渠道,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广大街道社区基层干部和陈力群一样,全部加班加点投身于疫情防控中。他们放弃休息,远离亲人,却被媒体忽视,被群众误解甚至指责,却很少被同情和感谢。

还有很多人麻木不仁,不配合他们的工作,不佩戴口罩,到处乱闯,甚至各地都出现指责、谩骂、殴打疫情防控人员的情况。

当然,我们也承认全国各地一些防疫工作暴露出来的问题,但是希望大家不要跟广大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干部混为一谈。

可能有人认为到处设卡,限制进出非常不合理,认为当地政府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简单粗暴,但请大家不要把气出在这些基层干部身上,好吗?

请用心体谅一下他们的工作。

疫情防控哪有一帆风顺、一劳永逸?

他们没有制定的政策权利,他们只是在执行任务。难道他们不知道闷在家里有多安全吗、有多温暖吗?

6

他们是勇敢的战士,是国外都无法“抄作业”的抗疫力量

现在人们更关注疫情在全球的扩展速度,探讨其他国家为什么“不抄中国的作业“?

是那些国家的医疗技术都不如中国吗?

是那些国家的人口密度比中国高吗?

是那些国家的执政者没有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勇气吗?

是他们没有像中国这样由9000多万党员干部组成的抗疫排头兵!

我们都知道,新冠肺炎病毒死亡率低于SARS病毒,也低于其他流感病毒。很多人感染到病毒后,症状较轻,吃药就可以痊愈,甚至很多人都没有任何症状。

这个病毒的恐怖就在于传染性极强,没有强硬的防控隔离措施,必然会大规模扩散。

张文宏医生曾经对媒体说过:

“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上海将会有80万人会感染;如果我们控制的还可以,也会有8万人感染。”

而到今天为止,上海的感染病例为337人,80%病例已经治愈出院了。

如果说医院是与新冠病毒当面厮杀的主战场,那么社区疫情管控决不是这场战役的后方,而是更重要、更大第二战场。

医护人员值得敬仰,是他们夜以继日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是我们与死神之间的屏障。

基层干部也是战士,他们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们与新冠病毒之间的一道防线。

君不见,疫情控制比较好的省份,比如吉林、浙江,都是只有湖北输入病例,少有内部扩散。

一些输入病例在发病之前,就被民警、街道、社区干部一户一户第一时间排查出来,集中隔离,才没有造成扩散。

基辛格在《论中国》写到:“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疫情防控中的基层干部是最勇敢的人,是他们把我们保护得很好。

7

他们是疫情防控的“狙击手”,是企业复工的“硬支撑”

现在有些地方疫情得到控制,没有新增病例,医护人员得到片刻的休息,小区道路也解除封闭,但社会经济受到了重创,基层干部没有丝毫的懈怠,他们又快速投入到分级分区复工复产的工作中。

他们是疫情防控的“狙击手”,是企业复工的“硬支撑”

他们的工作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电影《风声》里的一句台词:“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

请不要对基层干部那么薄情,他们跟医护工作人员一样,是“我辈中人”,是对国家和人民最深情的一群人!

请给他们一些关注、一些称赞、一些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外都无法“抄作业”的抗疫力量,却被忽视最多、误解最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bt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