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玉生
时间:20230504
持续打卡【第2376天】
1、早起:5:21
2、运动:出汗。
3、读诵:边扫除边听《大学》、《孝经》、《了凡四训》。
4、饮食:素食,晚餐吃饺子,超量了。
5、感谢:感谢爱人忙一上午给阿姨办住院;感谢阿昕的推介和交流;感谢万科物业帮忙修灯(已打表扬电话);感谢苏州退役军人办公室帮忙;感谢天瑞达张总、新双和孙总坦诚交流、深度信任;感谢峻德老师每次都是鼓励的态度。
6、反省:与人交往的状态经常让人产生压力,过程中的自我意识过多。
7、利他:诚然接受迎面而来,毅然挥别转身而去的,坦然面对当下拥有的。
8、扫除实践:
【日扫一地】室内扫除。
【日捡一方】随手捡马路边的垃圾。
【日整一处】叠军被、收纳衣物。
【日舍一物】转赠心师父送的茶和干玫瑰花。
【日悟一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个圈子,随着不断的成长,也会不断的进入到新的圈子里。一层层的圈子,最里侧就是“自我认知圈”,包括每个人各自拥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自我认知圈之外是“舒适圈”,在舒适圈里,我们会有熟悉的人、做过的事、擅长的工作,会觉得安全与可控。舒适圈对外呈现的是不用花费力气、有很高把握达成、不用多花时间。舒适圈之外就是“恐惧圈”,当我们遇到陌生的人、遇见没做过的事、面对不擅长的工作,或者受到他人的观点和做法的影响都会产生恐惧,会寻找借口。恐惧圈会表现出缺乏自信、需要多花费力气、需要多花时间、做事没什么把握达成。恐惧圈的外层就是“学习圈”,学习圈就是要掌握新技能,进入学习圈就开始不断试错,不断扩展舒适圈,不断突破认知和能力边界。学习圈表现出面对挑战和困难,大量的刻意练习,不断的自我修正。学习圈之外就是“成长圈”,在成长圈里我们会设立目标,甚至完成目标,在这之前还要找到目标,并拥有目标,然后一步步成长。成长圈之外就是“自在圈”,表现出随缘、妙用,但在自在圈里我们也要学会沉浮和接纳。
人生就要不断突破认知,走出舒适圈,跨过恐惧圈,通过不断的学习成长,获得自在、从容和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