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1406天,2022年6月11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9445675/bf17a5a720ed8902.jpg)
昨天,应协会安排,下午下班以后,到一高档小区开展讲座,主题为: 后高考期的心理适应与调试。
下班以后,驱车来到某小区。原本以为讲座会在室内进行,谁知地点是设在小区内的一个小广场上。广场中间搭了一个小型舞台。舞台右侧放着租摆的全套音响。高音喇叭全部播放的是小朋友们的歌曲。广场上,浓妆艳抹的幼儿园小朋友整装待发,等候上台跳舞、唱歌。坐在台前的大多应该是这些小朋友们的家长,整个广场潮杂喧嚣。
天呐,这场景怎么适合开展心理讲座呢?我心里犯嘀咕。
主办方要求的是高考后的心理调试,听众应该是高考生及其家长,这个也是在之前确认过的事,结果是高中生几乎没看到一个,在场的全部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这和思路中的受众对象完全不吻合啊!
一开始还真有一种想放弃的想法。因为觉得这个场域实在是太不适合心理讲座。加上自己对课程质量的一份要求,感觉实在无法委曲求全。
但又仔细一想,我现在代表的是一个组织在接受任务,临阵撤退好像也不太妥当。短时间的激烈思想斗争以后。决定还是勇敢地上场,只不过根据现场受众的年龄特点,迅速地调整主题。高考生的主题是不能讲了,那就改为幼儿家庭教育吧。毕竟讲课是为了让听众受益,而不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否则内容和听众完全是两张皮,那也就失去了讲课的意义。
讲课时间不长,但互动仍然很多,整体效果不错。调整后讲出的内容都是贴合现场观众的,都是育儿路上实实在在的一点干货,都是手把手地教家长怎么说、怎么做。结束后,主办方负责人满意度较高。
一切的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这是今天的讲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和启发。
灵活应变能力、现场控场能力、对观众的责任心,等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彰显和锻炼,于我,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正所谓见多识广,见得多了,适应能力就会更强,这些都是能力的极大提升,应该视为宝贵的机会与财富。
![](https://img.haomeiwen.com/i9445675/68777a4ff4046c8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