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元宵节,一组胖妞吃汤圆的表情包在万能的互联网上火的不要不要的,这一组图中的胖妞,穿唐制汉服,花个小装,神态迷离,千娇百媚,真的一副盛唐美女的气象。
这个胖妞后来在网上回复大家说,感谢大家,只要大家开心就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3707/58518399fbd5ce3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3707/439a0929db4152e1.jpg)
胖妞学习唐朝仕女吃汤圆图
有人说,如果这个姑娘生活在唐朝,一定要被无数男人打CALL,是无数男人的梦中情人,因为嘛,就是唐朝对女性的审美就是以胖为美。真的是这样的吗?
据资料分析,说以胖为美的说法深入人心,也言辞凿凿,具体原因也说的比较多。
比如唐朝经济条件好,大家放开肚子吃饭(杜甫有诗记载“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所以大部分人的体格胖一点。
又可能因为我们大唐朝的开放性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崇尚心宽体胖的心态和状态。
还有一个原因,杨贵妃就美,因为上级领导喜欢胖,人民群众的学习能力又特别的强,于是,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胖为美的五讲四美的风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3707/36914e77cd1d9db1.jpg)
实际上,有历史学家研究,后人可能对唐朝女子的形象有点以偏概全了。唐朝的很多女子还是比较瘦的。
第一个例证就是以当时著名画家的图画作业为证:
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为证,画中的宫女、仕女,根本就不胖。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3707/51e70c1252879f1c.jpg)
《步辇图》局部内容
《步辇图》中的九个宫女,簇拥着李世民同学缓缓而行,可能比较壮实、不是病态美女。但是绝对不是胖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3707/77ce66a65569f8fb.jpg)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的宫女们脸大,那不是胖吧,也可能不是特别的瘦,但是也没有到肥胖的程度!
以上的第一个例证,从当地牛逼的画家中找到了线索,胖纸也许受欢迎,瘦子也没有受到排斥。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3707/da63425834ee565b.jpg)
第二个例证就更直接了,诗词中来的一些话:
李贺《将进酒》: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这里面的“细腰舞”就是以瘦为美。还有,刘希夷的《公子行》也提到了一句话:“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还还有我们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的《和春深二十首》提到,"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赞美瘦的诗词忒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诗词也可以看出,初唐大家对胖瘦没有特别的概念,中唐期间的整个国家太有钱了,也太开放(心态)了,这时间对胖觉得还不错,等到晚唐,经济条件不好了,瘦为美又回到大家的谈论的话题中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3707/304a019629a27c8d.jpg)
第三个例证,有一个典故,反驳了唐明皇喜欢胖妞的说法。
《杨太真外传》(内容以杨妃故事为中心,穿插安禄山乱事,杨国忠被杀于马嵬驿等情节)上这样一个事:有一次唐明皇在百花院便殿看书,杨贵妃来问候就问唐明皇在看什么书。唐明皇笑着说:“你就不要问了,我要告诉你看什么书,你会心里难受的。”杨贵妃抢过书,看到书上写着:“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杨贵妃一看,这不是说赵飞燕瘦跳舞好看,该不是唐明皇嫌弃自己吧,一脸不高兴。唐明皇看到这情况,就开玩笑说,“你就比她禁得起风吹。”杨贵妃表示不服,十分自信地表示,自己的《霓裳羽衣舞》超过了赵飞燕。
在当时民间,未必就认同唐明皇喜欢杨贵妃是因为她的胖,杨贵妃的可贵之处是别的什么吧。
为什么相信这个说话,因为这本书用的是《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安禄山遗事》、《逸史》、《开元天宝遗事》中唐明皇、杨贵妃的资料,可信度高,后世关于他们的历史多引用这里的文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3707/6f1fa059fb0cbf00.jpg)
有的人很想梦回唐朝,那时候真的是雍容华贵,而不是现在的瘦的气质。不过,瘦也有瘦的好处,可以避免多种疾病,也可以很轻盈,可以瘦的像一道闪电,想必那也是极好的。关注贾氏贡醋,了解更多瘦身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3707/96d1b09b2ff2653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