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写完日更,我就知道,我的文章存在什么问题了,空话,大话太多。这样使人相当地不信任,也令人缺乏阅读兴趣。
许多大咖都说文章要具体,要感人。什么是具体呢?那就是真实的事例,怎么才感人呢?那就是真情实感。比如,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就是从具体事出发去描述,描述到一定火侯,自然水到渠成。这种类型的文幸《意林》杂志中最多。我应该仔细地多读几篇,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然后反复玩味,再多次摩写,我想,最终会形成我的风格套路。
许多大咖又说文章要具象化,有画面感。这一点,我是理解的,但要做时,就常常跑偏了。要么句子长长的,加进许多形容词;要么语言生硬,失去了美感;有时还词不达意,落入俗套。例如,结尾时,就常写出这样的句子,“我们要拥抱未来,拥抱生活"。却写很难写出我摘录的句子,“我们伴着一路繁花,走向更好的明天”。这一点,怎么做呢?怎么实虚结合,融真实于艺术中呢?
许多大咖说,文章要实用,要讲干货。实用干货那就要求,有更强的针对性。一篇文章探讨一件事就足够了。事物有共性,但更多的是个性。个性的清楚认识,就是解决问题的大半,就是干货。昨天,我明明想谈谈关于“秦腔"的认识,却拉出了传统文化,和中国戏曲两位巨人。哎!分明是个小想法,却非要搞个大公司,又有什么价值呢?
具体,真实应该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写出的东西才有意义,写有读者,才能表情达意,抚慰自己的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