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妈?我们家孩子明年就要去市区上学了,太可惜了,没法和你们豆小豆一起上幼儿园了!”好友的电话挂断了,而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最近听到的第三位身边入手学区的朋友了,朋友的孩子小雪和小豆年龄相仿,一起长大,可谓闺中密友,可惜不久之后将会是,雪住二环内,豆居五环外,日日思雪不见雪,共享帝都霾。
自从有了豆小豆后,也慢慢关注起身边同事讨论学区房的事情,但多数时候只是一笑而过,感觉脑子里从来没有这根弦。也曾和老公、家人讨论过“要买学区房吗?”,也许家人都属于乐天派,同时也受经济实力所限,对于这个话题往往是一带而过,从未深想。
直到最近,忽然发现身边的人都在行动,而小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我才后知后觉的感到是不是已经耽误了小豆。于是乎,问同事、查资料,疯狂的搜集学区房的相关信息,但是越搜集就越焦虑。尤其是近期看到BBC纪录片《56UP》,关于14个孩子的50年不同的人生追踪,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良好的教育背景对人生的重要影响,愈发感到焦虑。
好在大学学到那些心理学皮毛尚未全部还回学校,又翻出来铺满灰尘的人心(人格心理学)与儿发(儿童发展心理学)开始研读。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解释,一个人对某件事产生过度焦虑,是由于他的认知障碍,也就说对事件做了错误的认识和判断。因而,不是事件引起焦虑,而是人对事件的消极解释或者看法引起了焦虑。焦虑的源头主要是在于自身的认知,因此我尝试静下心来,理性的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 学区房可以带来什么?——优良的教学环境氛围,潜在的高投资回报
从教育来看,学区房意味着有更好的教师,更好的教学条件,身边将会有素质更高的家长和学生群体。简而言之,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外部的学习环境。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也都是这个道理。
从投资来看,由于当前教育资源不平衡,以及多数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个人认为学区房仍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即便当下如此控制楼市,学区房的保值升值前景仍然乐观,买了学区房也许也意味着这笔投资,在未来孩子结束小学或者初中阶段教育后,会有较大的资本回报。
看到了如此丰厚的回报,几乎很少有人会拒绝这笔投资,但是要知道高回报也需要高投入,同时还伴随高风险。
从资金看,按照目前的帝都房价,近郊与市区的学区差价一般在6w+,一套100平米的市区学区,也就意味着将会增加600w的支出。北京市2017年平均工资是9791元,剔除五险一金到手,也就7500元,假设孩子的父母是平均工资水平,一个月到手1.5w,一年18w,600w的支出,相当于33年的不吃不喝,假设你家庭收入已经达到北京平均工资的3倍,即一年到手54w,也需要不吃不喝11年才能买下一套学区。
对于学区房处于焦虑状态的家庭,估计多数处于上述家庭收入区间水平的,因为过低索性也就没有了期许,而家庭收入过百万的,学区带来的压力自然就少了许多。考虑到多数80后的父母,如果已经买了房,手头不会有太多的闲钱,再入学区房,几乎全靠贷款支撑,每当想想五六百万的负债,几乎就要压断了自己的脊梁,虽然以后可能还有更高价出手的机会,但周期过长,不确定性就可能增加,谁知道哪天学校万一搬走了呢?
从家庭稳定看,还需要考虑老人未来的赡养问题,80后的夫妻双方都为独生子女的不在少数,背着一身债,买了市区的房,可能也就七八十平,如果双方老人再过几年来北京,那该如何解决赡养老人的问题呢?
从孩子未来学习的不确定性看,有了好的教学环境,并不代表一定能产出优良的学习成绩和健康的人格,这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属于因果关系,且这相关性是否适用于你的孩子,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2、自己最希望孩子拥有什么?——健康完整的人格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老公抽时间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并在各自再手机上敲下了三个答案,平时经常被我批评缺少默契的老公,这次居然和我达成了惊人的一致,基本意思都是“幸福快乐”、“独立生活”、“健康成长”,归结为一点的话,就是让孩子拥有健康完整的人格。
法国哲学家和教育家雅克·马利坦在其著作《教育在十字路口》中,开篇讨论教育的目的,就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塑造人”,主张教育的本质为“人的教育”,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比成为一个人更重要、更困难的了。
那么怎样才算塑造好的人呢?关于这方面的解释很多,但我最为欣赏和认同的是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要我们很多人在一生中都有一段甚至很长时间不能确定自己是谁,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或者自己生活的方向,这就是自我认同危机。要塑造成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格,就需要克服自我认同危机。
埃里克森进一步提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8个关键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自我认同危机问题,拥有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格就需要妥善的在每个阶段解决好自我认同危机。
初看上表,会很容易发现幼儿期之前,基本上只能由家庭,尤其是父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随着童年期开始,孩子将步入学校,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时间远超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这时学校环境、教育的方法、周边的同学都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但是我们再仔细看下6-18岁自我认同危机的内容是什么,童年期是勤奋对自卑,青少年期是认同感对角色混乱,而这两点最能够帮助孩子的还是父母。
童年期——勤奋对自卑
这一阶段,因为开始有学业,有了考试和竞争,孩子体验到了勤奋所获得的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今后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铺平的道路,但是当体验到失败时,会产生无能的感觉,造成对今后生活期望不高。
在童年期,孩子可能会形成勤奋感和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感,也可能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能力的不欣赏。想想我们的孩子当面对这些问题时,能苛求应试教育体系内的教师为我们做多少呢?还是需要我们家长去用心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和感受,教育和引导孩子面对竞争带来的成功喜悦或者失败失落。
青少年期——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也是好多家长选择学区,尽可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氛围,减少中途学坏几率的原因。青少年时期,孩子开始提问“我是谁”,如果这一问题回答成功,就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并接受和欣赏自己。但是,很不幸,我们很多人难以形成良好自我认同感,容易角色混乱,极端情况可能会误入歧途。
想想我们自己的初中和高中生活,是不是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或者无法和父母敞开心扉而平添了许多苦恼和困惑,考试考的不好,怕父母责怪;追星追梦,怕父母不理解;春心萌动,更怕父母爆雷霆之怒。所以,学区能够带来的无法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最终还是需要父母的真情付出和得当的方法,才能引导和帮助孩子自助解决自我认同感的问题。
当然,父母需要有教育孩子的心,还需要有教育孩子的方法。我能想到解决的方法,也是古人所说的,一是读万卷书,二是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不只是要求孩子去读,更是自己去读,关于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书籍,在市场上可谓汗牛充栋。但我发现,不少家长在孕期看的育儿书最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育的书籍几乎可能在家中绝迹。不过,我想说的是,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真的很重要。尽管作为教育工作者,但仍觉得关于教育,自己有太多的不解和需要提升的地方。
行万里路,利用好一切空余时间,带上孩子,携上老人一起,背上行囊,踏上旅途,在旅途中感悟生活与生命,就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3、自己最希望拥有什么?——生活不只是孩子和学区,还有父母和自己
在遇到一些重大决策时,我们时常容易一叶障目,感觉全世界只有眼前这个坎,过去了就阳光明媚,过不去就人生惨淡。但其实细细回忆,读书时眼前只有高考,但是高考过后,也就不过如此;恋爱时,感觉全世界只有对方,但哪天真的分手的,也没见真有人学梁祝化蝶双飞;当面临选择是否为孩子购置学区时,感觉不买真的会遗憾终身,耽误孩子一辈子,但孩子的一生岂是一所小学可以解决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除了孩子,还有需要同样值得关注的内容,比如养育了我们,还在养育我们下一代的父母,又比如还有我们自己。
关于父母:父亲之前曾发了一段关于他们那代人老了以后的感悟文章,最后一句话特别扎我心,写道“我们是最后一代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不知不觉中,50、60后的父母已经迈入了60、70岁的年纪。我们作为一个上班族,每天忙忙碌碌,有多少时间真心感谢过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又花过多少心思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很久之前,就期许父母的一年一次的长途旅行,做到了吗?每逢父母生日时准备一份花心思的礼物,是否曾忘记过?当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出现分歧时,我们有过换位思考去理解父母的想法吗。
恰好今天去火车站接父亲,发现父亲的双鬓又白了许多,父母真的老的,掐指算一算,我们可以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同样有一笔大额资金用来购置学区,如果在经济条件并不充分的家庭,是否考虑过把钱拿一部分用在父母身上,让他们的晚年过得更加安详,过得更加丰富,更多更加灿烂。
关于自己:我们每天陷入通勤、工作、带娃的生活旋涡之中,有多少时间是好好反思下生活的价值,又有多少时间是花在自己生命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呵护之上。查理芒格给人们的忠告中,第一条永远都是让自己避免“过早死亡”。我觉得这条当然最核心的是劝谏年轻人注意身体健康,但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别过早的心死,对于生活与未来缺乏足够的阳光和信心,一辈子死气沉沉的生活。我们为了自己、为了父母,更为了孩子,也需要让自己活得更用心一点,尽可能做到“三个保持”。
(1)保持住自己的体重。维护好自己的健康,之前提到的BBC纪录片《56UP》就提出了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观点。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不是有句流行的话,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如何能去控制人生呢?
(2)保持永远学习的状态。在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提到了要读万卷书,多数人在工作之后看书的时间猛减,前些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曾指出,中国人的年平均阅读量是4.5本左右,而同期,韩国的年平均阅读量是15本、法国24本、日本44本、以色列68本。我对看书的观点是,看比不看强,多看比少看强,看完多记录多思考比不记不思考强,而且看书真的可以解决问题,至少对学区房的认识,我是通过看书来解决的。
(3)保持阳光的心态。雾霾已经把一年三分之一的阳光挡在了我们视线之外,如果我们自己还用阴郁的心情再挡住不多的晴天,那生活就太过阴冷了。
想着学区房的问题,不知为何,脑子突然蹦出了公孙杵臼与程婴在营救赵氏孤儿时的对话,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其实学区房何尝不是如此,学区与育儿熟难,学区易,育儿难。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你说那么多,无非就是你没有钱呗。我觉得这么说也是对的,就是因为钱不够才会购置学区产生焦虑,所以一开始就说了,为了让自己的认知协调,缓解没有必要的焦虑,才对上面这些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所以,以上的分析仅适用于我自己或者和我有着相似情况的宝妈。当然,如果买得起学区,又能亲力亲为懂得教育方法培养孩子,那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但是有如此条件和能力的毕竟是少数,社会整体尚处在不平衡发展阶段,何况我辈这些第一代北漂。但我还是相信我们社会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将会越来越好;也相信更多的科技手段进入教育领域后能减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更相信自己能做一个不入学区的好妈妈。
所以,从今天起,做一个不入学区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