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行为塑造在生活中的运用。行为塑造是一种目标导向,行为塑造的过程,就是在这个目标的导向下制定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学生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予以鼓励,而最理想而常用的增强物就是注意与认同。比如说培养孩子的读书好习惯,训练孩子的读书不是非得等到进入学校后才开始,而是从2岁多就进行,我们把让小宝宝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作为导向目标,把读书行为细化为多个小步骤,从拿书开始、翻书、看书等依次训练,凡是符合训练目标的行为,我们就给予增强。可以是拥抱、可以是表扬、可以是亲亲等,这些注意和认同都是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鼓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增强物。
在行为塑造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做到言行上的一致。对于小孩子来讲,更注重的是感官上的认知。所以父母在教导子女的时候,除了透过语言来传达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行为,因为行为是孩子具体可见的。
在改善学生的偏差行为、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的时候,老师要先以温和的方式切入,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在他表现好的时候多给予鼓励,例如,当儿童学习语言的时候,如果沉默不语,老师或父母最重要的是应该鼓励他努力尝试着说出来,而不只是一直矫正他的错误,如果你执着于矫正孩子的错误,孩子会认为你一直看的都是她的缺点,而不停的鼓励是对孩子正向的引导。家长也可以从行为上来引导,毕竟小孩子对感官的认知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和家长的注意与认同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