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一只猫,饭团推荐《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作者是二志成、郑会一(韩国),翻译是中国的冯适宜。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走向读书改变行为习惯与成功的过程。
从6个方面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方面:创造读书时间
首先,每天至少30-60分钟阅读时间投入没有上线,作者一般3小时,可以化整为零,也可以化零为整。
第二,把要做的事情无条件地写下来。
第三,把未办成的事情重新写一遍。
第四,有限定时间的读完书。
第五,放松心情的读书。
第六,确定读书的优先顺序。
第二个方面: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
第一点是主动阅读,投入越多收获越多。
第二,知道自己的阅读目标。浅目标是把文字读完,读懂;深的阅读目标是不仅读懂,还要会应用。
第三,掌握阅读技巧。
第四,快速阅读的方法。他一共说了四点,第一是管住眼球,也就是说盖住已经读完的部分,专注于将要阅读的部分;第二是稳当的前提下加速;第三,应该长大了,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不要一字一句地读了,而应该练习一目十行;最后实践很重要,每天给自己25分钟练习阅读1500字。
第三个方面:逐步清晰目标,成为专业人士
首先,清晰目标之后每个月读10本书(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经典读物)。
第二,平均一周2本书要做笔记,并在读书群分享。
第三,如果要更深入了解你所读书的内容,可以去学习相关的培训课程,甚至说写出书评,把你读的书和你学习的培训课程转化成你自己的一门课程。
第四个方面:工作与读书冲突
第一,别对自己撒谎,欺骗自己是最简单的事情,连婴儿都会——婴儿总认为一切都是在掌控之中。
第二,只有反省才能进步,所以说像成甲老师《好好学习》中所说,每天进行阅读的反省非常的重要。
第三,学习小组将你的书讲出来,更多形式展现出来:拆书帮、PPT、微课等形式,都可以将读书和工作结合。
第五个方面:要去多见读书的人
第一,去见能够帮助你坚持阅读的人,比如POA里面的Partners。
第二,帮助那些刚刚开始进行阅读的人。当帮助别人进行阅读的时候,你自己也就很难不去阅读了。
第三,读一些成功战胜考验的书,磨练意志的书籍。
第四,尽量将你的身边的环境布置成适合读书的,甚至说是到处都有书的环境。
第五,榜样要经常的看到,电脑桌面也好,你身边的文件夹都会贴上你的目标,榜样。
第六,给自己喜欢的作家发邮。非常关键,作者给自己喜欢的作家,一般都是企业的CEO发了邮件,最后他用100天采访了10名CEO,积累到了CEO关于读书、读书变现、读书影响人生的访谈记录。
那最后,我相信很多朋友都非常的关注,就是大家会感慨无书可读,本书最后由冯唐,张向东以及我非常欣赏的诚品书店的文案天后李欣频所推荐的书单;亚马逊、当当网和京东推荐的独家好书。
冯唐:
《战国策》有逻辑,有故事,有人性,有冲突,有够贫。像北京的士司机一样关心世事,像管理咨询顾问一样慎思笃行。熟读半部,在街面上混个肚圆不是问题。
《世说新语》我的重要文字渊源。刘伶和阮籍到北京不会无聊,三里屯有高价假酒,紫云轩和芥末坊都有曾经沧海媚眼如丝的老板娘。
《红楼梦》前四十回小时候喜欢看林黛玉吃醋和贾宝玉处理三角关系,长大了从中读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知道是曹雪芹隐藏得太深还是世界把我变得太庸俗了。
《水浒》要看金圣叹评点的版本。细节处理独步。太多的元素在里面:凶杀、奸情、同性恋、生活在别处、生活在低处、追求理想、遁世、幻灭、战略决策、战术处理、兼并重组、儒道禅合流。让人不得不喜欢。
《肉蒲团》当初没有互联网,看的是从外教借来的英文翻译版。同期看的还有冯梦龙的《三言》和意大利的《十日谈》。感觉《肉蒲团》是我看过的行文最干净利落的中文长篇。《金瓶梅》写尽市井人情,建议中小企业主管精读。同《肉蒲团》比较,其色情描写显得极为生硬,疑为后人伪作。
《牛天赐传》北京那一辈人,没谁都可以,不能没有老舍。没有老舍,北京今天不会有这么多闲人,房地产也不会这么热。如果老舍生在今天,王朔就泡不着文学女青年了。
《围城》钱钟书写老海龟的这篇小说至今时髦。只是读者通常没有以前那种旧学和西学的底子,领会他那些精致的笑话有些障碍。老天如果有眼,把他和张爱玲弄成一对,看谁刻薄过谁。
《十八春》张爱玲是个异数。你可以不爱读,但是挑不出任何短处。张爱玲巨大的旗袍阴影之下,新锐女作家不脱怎生出头?
《边城》沈从文只念过小学,对汉语的贡献比所有念过中文博士的人还多。
《洗澡》同样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同《围城》是夫妻篇。杨绛比钱钟书更懂得收敛和控制,是个更好的小说家和文体家。
《白金的女体塑像》天妒英才,二十七岁就早逝了。这一篇的调停布置比郁达夫那篇课桌文学《沉沦》不知道强多少。
《台北人》出手便知家学和幼功深厚,这样的文笔不知道以后到哪里找。
《绿化树》如果那一拨人里没出来更多这样的文字,都是四人帮的过错。
《鹿鼎记》韦小宝是比阿Q更典型的人物。刘邦、刘备、朱元璋在基因上和血缘上一定和韦小宝是近亲。
《大人物》古龙的自传,那时候好像没有太大的出活压力,写得难得的从容。古龙有一支有魔力的笔,绝对是个大人物。
《受戒》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但是几百年后评价汪曾祺的成就,首推的很可能是《沙家浜》。
《棋王》再看感觉有些做作,没有他现在的随笔精气内敛。文笔太内敛太老到也有问题,仿佛奶太稠,挤出的产量严重受限。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最早的长篇,他最好的东西,也是他那拨人中最好的长篇。我不相信他这辈子能够超越这一篇中达到的高度。不如学学格非,找个大学去教书。
《动物凶猛》有时候一部几千万字的论著不如几万字的一篇小说更说明问题,《动物凶猛》就是一个例子。写得太急了,有些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如果当初沉一沉,就这个题目写个长篇,垫棺材底儿的资本就有了。
《黄金时代》生命灿烂,人生美好,即使是四人帮也不能破坏。好在有小波在,要不大家都认为王朔就全权代表北京精神了呢。
《窗外》“文章憎命达”,要是琼瑶阿姨考上大学,世界将会怎样?还记得林青霞演《窗外》时的样子,双手托腮,仿佛一朵莲花绽开。现在莲花谢了,结了莲子,自己也搞得不男不女了。
张向东
《夜航西飞》这本书是一个在非洲生活了一辈子的英国女人写的故事。她一生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训练赛马,一件是自由飞行员——多酷啊。文字之美——当然我看的是翻译的,译者和我说,英文也很好——让人惊叹。因为柏瑞尔的生活方式,使得她大部分时间独立思考,对生活的敏锐程度远高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很美的书。
《怀疑》这是一个蜕变的时代,信仰已开始堕落,伪善取而代之,尤其在意识形态已被冲破但尚未改变之时。这变化的开端就是怀疑。你有过在辩论中坚守一种你已觉得勉强的立场吗?你有过献身于一个你已不再敬仰的信念吗?这是《怀疑》的剧本。读剧本当然不如看演出,可是起码省了买票。
《民主的细节》,刘瑜著一个旅美的女博士,从美国生活的细节中,去描述美国民主建设的逻辑。有人关心赚钱,有人关心科学,也该有人关心如何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寻路中国》《甲骨文》《消逝中的江城》从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写中国的这三本书,你可以看到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生活是多么荒诞。他是我们的镜子。
《叶隐闻书》这是几个世纪前的一个著名的日本武士的言谈记录。不要轻易地以为,那些切腹自杀的人,仅仅是被洗脑。一个民族你可以不认同,可是它的文化必然有其原因。封面上两句话我很喜欢,大意是生和死之间,断然选择死。七次呼吸之间,做出决定……
《失控》很荣幸,这本书是3G门户发起的“东西文库”翻译引进。之前也推荐过,很多同事有,对于信息社会的去向、智能的模式,KK都有很有趣和独到的表达。可以说,这是伟大的预见之书。
《黑客与画家》不要幼稚到认为黑客就是网络上干坏事的。实际上,黑客精神是程序员精神。这几年来,人们对开放性越来越有共识,包括我们目前的产品思路,都是要沿着真正的开放模式去发展,这是互联网精神中,与FREE一样重要的本质理念。这本书就是说这个的。
《三体》中国唯一一本可以说是世界级水准的科幻巨作,伟大的作品,都可以上升到哲学层面。三体已成显学,不必介绍。再一次荣幸,这一本书的数字版,是由3G门户获得授权并推广的。
《艺术的故事》我们太缺乏审美的思考了,而这些思考,可以从艺术史中去寻找。贡布里希的开篇说:从来就没有艺术品,只有艺术家。艺术家就是为了思考美而存在的。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的人把它奉为经典,我认为不登山的人读更好——这样你就可以嘲笑那些以征服海拔为荣的小丑了。事实上,登山并不仅仅是需要体力的事情,它一样需要智商。对失败和成功的思考,对生与死的选择。和人生一样。
李欣频
《黑天鹅效应——你身边无处不在的风险与恐惧》,Dan Gardner著
《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芭芭拉·亚当、乌尔里希·贝克、约斯特·房·龙编著
《派的生活》,杨·马尔特尔著,Random House出版
《魔戒》系列,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著
《爱与意志》,罗洛·梅著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马库斯·白金汉与唐纳德·克里夫顿著
《生命数字全书》,DAN Millman著
《生命密码》,蓝宁仕著《自由与命运》,罗洛·梅著
《通往哲学的后楼梯》,威廉·魏施德著
《聪明人的哲学指南》,Roger Scruton著
《潜水钟与蝴蝶》,让-多米尼克·鲍比著《史蒂芬·金谈写作》,史蒂芬·金著
《学习与知识》,克里希那穆提著
《挥洒烈爱——女画家弗里达的艺术与爱情》,海登·赫雷拉著
《恋人的心:一个心理学家眼中的爱》,狄奥多·芮克著
《他与她的情感世界:一个心理学家的两性观察》,狄奥多·芮克著
《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著卓越亚马逊独家好读书单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张德芬著
《追风筝的人》,胡赛尼著《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著
《小王子》,圣埃克絮佩里著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M.斯科特·派克著
《活着》,余华著《围城》,钱钟书著
《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清崎著
《影响力》,罗伯特·B.西奥迪尼著
《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著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著
《史蒂夫·乔布斯传》,沃尔特·艾萨克森著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著
《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著
《平凡的世界》,路遥著
当当网独家好读书单
《不抱怨的世界》,威尔·鲍温著
《秘密》,拜恩著
《人生》,路遥著
《致加西亚的信》,哈伯德著
《吸引力法则》,坎菲尔德、沃特金著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M.斯科特·派克著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李开复、范海涛著
《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著
《货币战争》,宋鸿兵编著
《激荡三十年》(上下册),吴晓波著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格雷著
《三杯茶》,摩顿森、瑞林著
《富爸爸穷爸爸》,清崎、莱希特著
《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著
《心理学与生活》,格里格、津巴多著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著
《苏菲的世界》,贾德著
《岛》,希斯洛普著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梁漱溟著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金兰都著
京东推荐独家好读图书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罗斯·特里尔著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蔡康永著
《思考的乐趣》,顾森著
《活法》,稻盛和夫著
《九型人格》,帕尔默著
《心理学与生活》,格里格、津巴多著
《与神对话:一生等待的书》,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著
《秘密》,朗达·拜恩著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梁漱溟著
《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著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
《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著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潘新民编著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缪尔·亨廷顿著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社会契约论》,卢梭著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彼得·圣吉著
《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