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有孩子的家长都有面临孩子写作业的问题。有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形象地写出了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焦虑状态。
那么,到底该怎么陪孩子写作业才是更好的方式方法,我们该注意哪些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要明确陪读的目的。
家长陪读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学习习惯,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为了给孩子适当的帮助,而不是为了监督,唠叨他。
另外陪读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后来不用陪读。
其次,陪读的时机。
陪读最关键的时间点是一年级。这是我多年的教育经验观察体悟出来的。因为孩子刚上学,所有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固定一个写作业的地方。在开始写作业之前先让孩子喝点水,吃点东西,说明要求:
1,要把一科作业做完后才可以再起身。
2,写完一科作业可以去个厕所走动一下,然后接着写另外一科,直到写完为止。
3,写完作业才可以自己支配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如果错过了一年级这个最佳的陪读时间,那就要从以上几点要求重新梳理孩子的习惯,把错误的,不良的习惯慢慢改正过来。改正一个不良习惯比形成一个好习惯难的多,家长一定要有恒久的耐心,坚持下来。
第三,陪读过程中家长的具体做法。
既然陪读,就要有质量。
1,孩子做作业时,家长要发挥示范作用。
家长可以看一下孩子的教材,了解孩子学习的知识点和进度,便于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有效辅导。一二年级的教材家长只要有心,都能看得懂,自己心中有数,才能给孩子有效的指导。
切忌:孩子在做作业,家长在一边玩手机。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做事情就要一心一意。小孩子模仿能力超强,要求他做到的,家长必须先做到才能有说服力。如果实在看不进孩子的教材,拿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在旁边陪读也是不错的选择。
2,陪读时关注的重点。
孩子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学习的认真程度是家长需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地方。
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不要随便打断孩子,不跟孩子交流与作业无关的问题。
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在接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或者饭后聊天时引导孩子交流,陪读时只交流学习问题。
3.孩子遇到困难,不要马上就告诉他。
要先引导孩子回忆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再进行指导。一年级时可以帮他解读题目意思,年级增高后要想办法让他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该怎样给孩子讲解,就要学着示弱,比如可以说: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问问老师好不好?或者一起查阅字典,网上找找答案.....
家长要明确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孩子遇到困难时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能仅仅依靠家长。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说话的方式方法。孩子有困难需要的是帮助和指导,不是训斥和指责,在家长看来简单的问题,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局限,就是有可能不理解。所以家长的态度一定要温和,要多用鼓励的正向语言,不要用嘲笑,不屑,调侃的语气,以免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不要一直陪读。
我们家长要明确,孩子开始上学陪读的目的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是为了孩子自身的成长。学习说到底还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一直陪在他身边,所以开始的陪是为了后来的不陪。
所以,到小学中高年级要开始逐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避免对家长陪读形成依赖。
陪读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学会逐渐示弱,让孩子有表现的机会,引导孩子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家长就会慢慢得到解放,而孩子也在最开始的陪读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中高年级不再陪读,但需要定期与孩子沟通。
到了小学的中高年级,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学习习惯也基本形成,家长就要尽量不再陪读,但是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动向,定期交流学习上的问题,督促检查孩子自己学习的习惯,方法和结果,及时纠正偏差,而不能彻底撒手不管!
孩子始终是学习的主体,陪读是为了不陪,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焦虑情绪影响了孩子学习,更不能代替老师的作用,所以家长务必要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平和地陪读。
编辑
搜索
15-18岁叛逆期教育书籍
经常大声吼孩子的坏处
孩子聪明看哪三处
12-15岁叛逆期教育
男孩聪明的特征
五种孩子有出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