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经和朋友玩过一个游戏。
一开始,大家都是新手,慢慢摸索着,每天准时上线刷副本和收集材料。一段时间过后,两个账号先后满级。
升满级后,我对这个游戏的兴趣直线下降,多日不登游戏,不闻不问。
等到有一天,突然想打开游戏,才发现,朋友已经是寮内大佬,不但收集了全图鉴,连核心数据都闪瞎狗眼。
而我,一样的满级,在游戏世界里却是苟延残喘,一不小心就会被比我低级的玩家秒杀。
就算是游戏,核心数据不佳的角色也很难活下去。
02
某种程度上,游戏的设定和人生场景有不断重合的背景音。
大学期间有一个女生,曾经和我聊到,高中的时候知识面太窄,只专注于课本的知识,对其他书籍涉猎很少。
上了大学之后,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在其他人玩电脑打游戏时,她会默默地抱回一大堆书,一本一本地啃,几年下来,她的床头,书桌上堆满了各类书。
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她除了选修心理课之外,毕业时还跨专业考上了知名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最后顺利地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行业。
一样的起点,不一样的走向。
在大多数人选择攒虚拟游戏装备时,她选择了装备真实的自己。而其他熬夜玩游戏的同学,既没有玩成职业游戏选手,课业也毫无亮点。
03
那么,那些没有点亮装备技能的人,最后怎么样了呢?
我想,大抵如我一般吧,已经工作几年,脱离了单纯的学习环境,没有持续学习的动力,下载了很多学习英语的app却放置不用,买回的参考书落地生灰。
对任何事情都报以佛性心态,每日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瘫在沙发,打开手机,一个一个把上面的app刷了个遍。
健身卡办下来,一个月用到的次数屈指可数,半年了体重也没有往下掉一两。规划了许久的登山徒步,因为早上起不来而放弃。
以及,所有跟风玩的游戏都没有玩好,买的爆款护肤品不适合自己,跟风看的大热IP剧不合胃口,跟风买的口红和包包并没有都用上。
因此,在发现自己可能、真的、一点能拿得出手的核心装备都没有的时候,我是慌的。
04
就在我一边焦虑一边不得章法的时候,偶然一天,我撇到闲置在角落的书。抱着某种自我救赎的目的,我决定把这些书看完。
一开始看书的时候,我很暴躁。看惯了八卦段子和短视频,不管书本情节如何精彩,对于我来说都是长而枯燥的。
我是一边拼命压抑看手机的本能,一边念叨着:把这章读完把这章读完,读完刷五分钟的手机!
等到读完一章过后,拿起手机的时候松了一口气,觉得总算是解放了。
刷了一会儿手机,因为惦记已经看了开头的书,心里也不得劲,最后干脆把手机放在卧室,拿着书跑到客厅一口气读完。
读完一本书预示着一个好的开始,几天后,我又可以拿起了另一本书,慢慢地继续看下去。
一点一滴的改变,不管多么龟速,总是比原地焦虑到爆炸要好。
正如减肥成功的杜海涛提到的小tips:当你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只要行动就好了。
05
作出改变,开始行动,是一件需要精力和意志力的事情,尤其是最开始的那段日子。
改变的第一步,意味着脱离舒适圈,即使为此作了十足的准备,然而等到行动的时候,还是碰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阻碍。
就像现在的我,每提笔打下一个字,脑子就会自动浮现:放弃吧,你不可能写出什么好玩意儿的。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耗费极大的能量去对抗这一状态。
这个阶段有一个称谓叫做虚假疲劳,许多跑马拉松的运动员都知道,当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就会感到双腿沉重不堪,仿佛一步都走不了了,浑身上下都在叫嚣着放弃。
但有经验的运动员就会知道,这样的疲惫感绝对不是自己真正的极限,只要挺过去就好了。
当挑战脱离舒适圈时,只要想一想,自己熬过了这一阶段,就能收获怎样的回报,会变成怎样的人,那么,坚持下来也许就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
改变的另一种进阶是持之以恒的行动。
很多人看到韩雪的第一眼,都会以为她只是一个花瓶,直到见识了《声临其境》中,她所配的海绵宝宝气息不绝的哭腔和总决赛时一人配八角的功底。
她所有的光环都离不开长久的坚持和行动。
她每日坚持写日记和看书,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坚持自学英语,于是能在TED上自信演讲。
另外,她还常年坚持七点半之前起床和不吃午餐。
所以,除了迷惑众人的家庭背景外,她自己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为自己积攒出了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装备。
06
很喜欢《卡萨布兰卡》里的一句话: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借用这句话,我们可以憧憬一下未来改变了的自己:纵然自己的核心装备不能闪瞎众人,但也能照亮前进的方向,可以不杵大时代的焦虑,亦不惧芳华的逝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