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店街,是黄陂北乡有名的古镇。她地处大别山南麓,是黄陂、孝感、大悟三县交界地,也是三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因其物产丰富,商贸昌盛,被誉为三县交界的“小汉口”。
蔡店镇开阜,传说不一。一说明朝永乐年间,一说明朝天启年间。无论哪种说法,大致算来,至今也有四五百年了。
蔡店街道坐落于两座山岗之间,呈南北走向。西边为石龙岗,山体以花岗岩为主。东边为土门岗,山体以黄土为主。两岗夹一街,背靠大别山,易守难攻的地势,使蔡店成为陂北,乃至汉口的军事要冲。
土地革命时期,镇子里有商会、农会,青壮年大多参加洪学。共和国大将徐海东,常常往返于夏店、蔡店之间,开展革命活动。其时,徐海东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宣传舆论中很臭,但百姓口碑非常好。因此,蔡店人常常亲切地叫他“臭豆腐”。土生土长的蔡店青年唐凯,就深受“臭豆腐”的影响,参加红军,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抗战时期,以李先念、陈少敏为首的新五师,把蔡店作为基地,与日寇进行游击战。一九七O年夏季,陈少敏一行新五师的老同志,还专程来蔡店寻迹凭吊,并特意叮嘱膳食以素炒芝麻叶、清煮浑姜豆腐、笼蒸肉糕等蔡店特色食品为主。
解放战争时期,蔡梅店本地人任仕舜,更是凭借着蔡店的有利优势,与国民党军队顽强拼搏,建立了黄陂县新生红色政权。随即,黄陂撤乡建区,蔡店为七区。
蔡店街道从北至南标志性的建筑分别为:北沙门和南沙门,北庙和南庙,程家祠堂和罗家祠堂。街上的居民大多从事商业贸易和文教卫生。居民虽多,但长年居住,彼此亲结亲,亲攀亲,都是亲戚里道的,甚至有几姓共一祠堂的情况。
白天,沙门洞开,商户笑迎四方顾客;夜晚,沙门紧闭,邻里相互串门,亲如一家。早年,每逢深夜,尚有更夫穿巡镇中,提示居民谨防火灾。路不拾遗,亱不闭户,宣示着古镇传统规矩、自然淳厚的民风。
蔡店的民风古朴,不仅因为她吸取了黄悟孝三县的些许传统,还在于镇上居民,以北宋理学创始人二程的后裔程姓居多,老祖宗定下的礼数,后人不敢擅越。
蔡店的礼数多不胜数。诸如,结婚有婚礼,老了人有葬礼,生辰有寿礼,上门提亲要送彩礼,新媳妇回娘家要送梳头油,生小孩有祝礼,小孩满月有贺礼,辞年有年礼……。送礼的花费不多,或上十个鸡蛋斤把油面,或一只老母鸡,或一包点心一斤茶叶,或一刀肉。婚礼大多送些开水瓶一类的生活用品,白喜事送些床上用品或布料。就连上门提亲送彩礼,也不过些许衣服、毛线,布料之类的东西。可谓礼轻情意重!不象如今的彩礼,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礼重,情意反倒轻薄了。
蔡店的老规矩也不少。一般人家中堂都挂有“天地国亲师位”的条幅和先辈的遗像。中堂下方摆有长条案,供祭祀先祖之用。长辈仙逝,家人一般要供饭三年。
大年三十,家中所有房间都要亮灯。守太岁之后还要出行,全家出动,摆上酒菜,烧纸点炷,供奉先人。年初一,本姓自家相互拜年。初二,给姥姥舅舅拜年。初三,新女婿上门拜年。初四以后,则是镇上人相互拜年。
有趣的是,新女婿、新媳妇拜年要打窝巴烟子。新人是外乡的,大都不解其意,呆若木鸡地任人涂抹。本地新人体弱的,见势不妙,立马抱头逃窜;强势之人,则夺过攻者的烟贴,将“敌人”涂抹得跟黑包拯似的。偷鸡不成蚀把米!惹得围观的拍手大笑。
初八以后请春客,春客多为外地回乡过年的族人,或对本家有过较大帮助的人。
正月十五白天,附近村落的龙灯上街拜年,街北,李文三的龙灯敲锣打鼓地开进来;街南,铁辅湾的龙灯曲折蜿蜒地腾挪而来。到街心,常常是双灯对舞,鞭炮震天响,一派过年气氛!夜晚,街上的后生们在西边的石龙岗,东边的土门岗玩花子灯,出铁时,两边山岗流光四射,宛如都市节日的焰火,又若天上的流星,引来观灯的人一片山呼!
拜年也有规矩。小孩一般要跪拜,小口袋里装满了花生和炒苕片就就高高兴兴地跑了。成年拱手相拜,要上油炸冻米泡卧荷包蛋,名曰喝茶。贵客上门拜年,喝茶则是一海碗鸡汤煮肉糕肉丸,外加几个荷包蛋。但这种“茶”是要回碗的,多数人只吃一个荷包蛋,少许丸糕,再喝两口汤,就放下碗筷,表示吃好了。
最讲究的要数吃席。吃席长辈坐面朝门的上席,其中,上席左边为尊,一般是姥姥、舅舅一类人坐的地方。左侧中间的坐客为贵,一般是孩子老师或上门的新女婿的坐位。右侧中间位也属贵人之列。下席则由本家的晚辈所坐,右边为酌酒并负责劝酒的,左为端菜并负责敬菜的。落坐不对,当事人十分不悦,有的甚至拂袖而去。大有仕可杀,不可辱的气节!
席面,每人一筷、一匙,一牛眼酒杯。还有一小碗盐炒细西瓜籽,一把氷铁銲制的可供温酒的酒筹。 上菜时,席面上只放四盘凉卤莱,一碗现热菜。肉糕肉丸、魚糕鱼丸、排骨煨藕、炖鸡汤、胡萝卜煨羊肉、烧牛肉、黄焖丸子、烧鸭、竹笋炒肉、酱烧正肉、炸藕夹等大菜上桌,都是一碗带汤的和一碗无汤的菜交替上桌。
席外,有一个专门端圆盘的人传菜。热菜,新的端上来,老的撤下去。桌上如终保持五碗菜,既避免了席面杯盘狼藉的现象,又保证大家能够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开席菜常常是“肉糕肉丸”。宴席进行一半,“胡罗卜炖羊肉”上桌,名为“羊肉劝酒”,表示到了喝酒的高峰。届时,婚宴由新人双双敬酒;白喜事由孝子捧老人的遗像敬酒;一般宴席,则由酌酒人敬酒。“甜汤”上桌,表示宴席已近尾声。“烧 全魚”上桌,则宣示酒席结束,饱食者可以离席,未饱的可以添饭。
贴春联是蔡店人贯有的习俗。春联有隶书的、楷体的、有行书的、还有鸟头字。内容大多反映了家庭的职业和追求,妙趣横生。“风调雨顺人添寿, 五谷丰登家兴旺”的对联则是务农之家;“包子大大发大旺,馃子长常来常往”,横联外加“还有热开水”的对联则表示了商家的追求;“谁说房屋破烂,吾喜欢空气新鲜”反映了家境窘迫之人的骨气;“抚琴泼墨抒胸意,含饴弄孙养天年”暗含退休教师的超迈等等。
至于春联内容被毛主席诗词取代,那是后话。
蔡店誉为三县交界的“小汉口” 还在于集市的繁华。街东西的大巷和小巷,与南北走向的街道呈十字相交。形成古镇开放大度的格局。大巷口和小巷口人流相对集中,因此称为蔡店的“六渡桥”。
街面商铺沿街东西,相对整整齐齐地排列,铺面全是可拆卸的木板门。铺面上方实木阁楼的小窗有格栅,有雕花,古色古香。沙石浇结的街心,晴天无灰,雨天无泥,行人游走,十分舒适。
后街清一色白灰勾缝的青砖墙,黑瓦铺盖的兽头屋顶,花岗岩镶嵌的大门,花麻石条铺设的台阶。古朴的徽派建筑、清澈的池塘、碧绿的菜畦、橙黄的稻田、青黛的山岚、洁白的云朵,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辉,俨然一卷水墨山水画!
蔡店的集市分热集和冷集,逢双为热集,逢单为冷集。街上程姓正记、福记、后记,王氏药铺、郭裁缝等老字号闻名遐迩。豆腐四的豆制品、王三六的油炸馃子、哑巴桂的炒货广为称颂。
夏天热集 ,太阳还埋在土门岗下,晨曦刚露,姑娘小伙子,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三三两两嘻嘻哈哈地来逛街;少妇系着红头绳,拐着篓子,牵着小伢的兴冲冲地来赶集;婆婆妈妈头油抹得铮亮,有的提着鸡鸭,有的担着瓜菜挤来叫卖了。汉子们有的大汗淋漓地挑着窑货,有的光着膀子背着柴火 ,到石龙岗脚下的散货广场进行交易。
此时,商铺的门板全部下开,各种各样的商品早摆好。店铺门口摆摊卖小菜的,卖水果的,卖鸡蛋的,卖干货的象武汉大街上的绿化带一样琳琅满目。
镇上的匠人更是你不输我,我不输你地大显手艺。铁匠铺大锤小锤一声紧一声地锻造着各种农具,铜匠铺的师傅戴着眼镜手持铬铁不紧不慢地焊接铜壶,木匠铺的伙计们架起大锯哼哧哼哧地地解木板,蔑匠铺早已把竹篓竹筐摆满铺面,油匠铺的漆桶漆盆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剃头铺的手拉风扇正在来回摆动为剃头人送风,裁缝铺的缝纫机正在嗒嗒地缝接衣裤,肉铺的猪头、排骨、前夹、坐墩肉白的红的堆满了条案,香铺的红香白腊早已晒满山坡,酒坊的酒香已经漂滿半条街!
北街的油行、米行、豆腐行、蜡行、刻字行、红白喜事行、照相馆、虽显冷清,老板伙计们还是耐心地静等顾客上门。
设在石龙岗脚下的窑货行、饼肥行、柴行、料行(卖木料)、灰行(卖石灰)属大宗商品交易,经纪人正扛着秤、提着尺,往返游说,撮合着一桩又一桩的买卖。
最热忙呼的要数餐馆,随着夹钱票的票夹子在铁丝传输带上来回穿梭,蒸笼里方方的发糕、圆圆肉包、三角的糖包热腾腾地夹给了食客,油锅里扁扁的面窝、长长的油条明透亮亮地捻给了食客,汤锅里水饺、三鲜面香喷喷地端给了食客。
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是商店、合作社。买油盐酱醋茶的人挤满了柜台,营业员的算盘珠啪啪啪响个不停,卖布匹和针织品的拿着尺子反复此量,生怕出点差错。卖糖果糕点的一边称着糖果,一边哄逗着哭闹的小孩。
每年腊月,寒风凛冽。
但蔡店的热集,却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人挨人,人挤人,蔡店人形容为“挤断街”的人。一般家庭都急于购年货,日子选在腊月结婚的人急于置办家俱、新衣,做新房的要装修买材料,在外求学务工的人回家过年要买接意(礼品),平日就拥挤的集市,此时,上街的人更是挤得鞋脱帽掉的。
世事苍桑!随着蔡店人口的剧增,交易的便捷,青壮年的外出,新街的建立,古镇老街逐渐萧条。而今,老街如老媪牙齿,稀稀疏疏残缺不全,人声鼎沸的情景不再。但是,蔡店人淳朴厚重的民风代代传承,绵延不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