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598004/703b0065be06fda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98004/875ca6558118f43c.jpg)
晚饭后骑自行车去取个快递回来,看见桌子上有二三十粒熟透的枇杷。果粒蛮大,饱满,金黄,很是诱人。心有好奇,但看胡先生正在专心致志看电视新闻,也没想去打扰他。
快递是自己的一件加厚卫衣,准备回娘家去穿。几天前,母亲在姐姐家,姐姐发来视频,视频中看见母亲和姐姐都还穿着厚外套,毛衣。其实,自从十天前我与妹妹约好六月份姐妹俩回趟娘家时我就想过,六月份的话,老家应该还是冷的。看见母亲和姐姐穿的衣服后我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视频里,姐姐和母亲提醒我,回去时,带几件外套,薄裙子带两条就可以了,不一定穿得上。
老家的气候,就算是大夏天,下了雨就像过冬,这个我知道。更何况,老家自古以来就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说法。所以,备件厚衣带回去穿还是必要的。
待一切弄好,洗枇杷吃。一时又把枇杷何处来的事给忘了。
话说今天女婿把恒宝从新友送回来时,带回一箱东山白玉枇杷,他讲,朋友送他的。
看见枇杷吃枇杷,这才想起来问胡先生,那天桌上的枇杷是哪里来的?回说是邻居表姐送过来的。我相信,这枇杷绝对不是买的。说起来,我们小区原本有很多枇杷树的,但历经前年大修整后,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枇杷树了。要吃枇杷,只能去小河边。据说,整顿时被迁走的各种树都被统一种到了那边去。正是吃枇杷的时候,我猜,这是表姐夫妻俩去小河边采来的。
突然想起印在脑海里的那株枇杷树……
那是一株长在母亲菜园子里的枇杷,高高大大,父亲每年修剪,只有靠近树巅那一截才有丫枝。一株树,三分之二没有枝桠,一般人是很难爬得上去的。这是父亲有意为之,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保住树下的庄稼。
菜园子就在故乡的凤凰山下,那是祖屋宅基,当时还有一株核桃树,一株桃子树,两株大红枣,东面一片茶树是父母年轻时开荒种下的,每年三月我们帮着采第一道茶,父亲一生爱吃茶,吃不完的,母亲就卖掉。
每年那株枇杷成熟的时候,就是母亲种辣椒秧的时候。我们几姊妹,为了吃到枇杷,都嚷着争先恐后要陪母亲去地里干活。父亲年轻那会会说,都去都去,接着就是父亲肩上扛支长长的竹楼梯和我们出发,十多分钟的泥巴路,我们欢欢喜喜,蹦蹦跳跳。结果,大姐和大哥帮母亲的忙把辣椒秧种好,我们小的三兄妹枇杷也差不多吃饱了。那是父亲沿楼梯上去采的枇杷。后来,大哥和小弟长大了,枇杷树也越发长得高了,那个时候,我们吃到的枇杷是哥哥和弟弟爬上去采的。
再后来,我们都长大了。小的三兄妹相继离开了家乡。弟弟在温州创业,一呆就是十五年。小妹和我,最终远嫁他乡。清晰记得,那还是在我离开家乡后的第二年,菜园子里的那些果树,父亲叫上大哥陆续把它们都砍掉了。
2022/5/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