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好的App也是这样,总能在关健节点和关健位置看到你担忧的各种提示,甚至各种小引导,小恩惠。可能并不需要逻辑多严密或者投入多大,但是他就是引导你完成了产品业务流程,把产品用起来了。
新氧APP让已经整容的用户写整容日记,图文结合,他用户能看到随着时间变化,整容者的变化,日记写的好,给予返现。这个日记用更加真实的方法给产品做宣传,就像你看到你的朋友一点点的在这里变美,你是不是有点心动。
打开医师列表,能看到一些保障标识,专业标识。这个很普通,很多平台会做,但是他做的好的地方就在于你在选医师的时候给你提示。
平台随处可见,专业、安全、保障性赔款类提示。这几个字也很常见,并不特别,但是他出现在你忧虑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安心点,就像朋友平时跟我说有家鱼不错,我可能不会去,但是我在找饭馆的时候,你跟我说,这家鱼不错,我很可能就进去了。
用户来到平台是来选价格选医生,找个口碑好销量好的就行了,但是隐藏的担忧确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有后续保障吗?新痒时时刻刻在给予用户答案!
营造良好的氛围
其实产品也是这样,当要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在什么情境下用户可能的操作,用一切可能的东西,将用户的情绪带动起来,这个时候才能顺着你的想法走。
无处不在的产品细节
当然如果觉得产品所有细节,这个把控难度太大,我们也可以是关注产品主要流程关健点的细节。
虽然很多产品的可能功能点很多,但是其实你数下,真正影响用户核心决策流程的点真的很多吗?
那么你需要做的是,将这些核心页面拿出来,一步步的看他的交互,一点点的看他的提示,设身处地的考虑用户场景。
怎么减少用户的点击数?
哪些位置应该放个小提示,哪怕很丑?
这里是不是太花了,用户一下子找不到按钮?
跟谈恋爱一样,一个注意细节时刻关注到女票心理变化的男票才能让人产生好感,最好的撩是无微不至。好吧,诞生狗的意淫。
题外话,容易被误解为是良好体验的东西,特效,并不是核心流程或设计绚丽和特效多就是好体验,好体验是要让用户更快捷和更自然的遵循你预想的操作,而不是让他觉得吊炸天,然后沉浸在产品框架上,忘了产品的目的。
不被注意的担忧被满足
贴心的引导流程
营造良好的氛围。
无处不在的产品细节。
有了这些,你的产品才算有撩点。
怎么在产品流程上做控制
我发现很多公司产品的评审就是产品讲讲原型,大家提提意见提提想法,有问题改,没问题过,并没有一个分类评审的流程,交互、功能混在一起讨论,视觉设计稿有时候就是几个领导和产品看看,没问题,过吧。
而好的评审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产品设计好原型草图,功能完整,评审业务流程。
产品或交互完善上面草图,将整个流程及页面优化,评审流程页面细节,评审过程中设想各种应用场景,建立不同的场景形态,不同状态的评审。(评审撩点)
视觉 /UI制作高保真原型评审,还原真实使用场景,高保真图演示业务流程,包括功能和细节。(评审和验收撩点)
分类评审的意义在于,每次评审都会抓对应的侧重点,能够做到精准的抓住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混在一起想到什么说什么,评审不一定是要分三次,重要的是控制节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