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诵读第39天】
公孙丑上3.2(2)
【原文】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wu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译文】
公孙丑问:“胆敢问一下,老师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能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答道:“告子说:‘弄不清别人的意思,就不必用心去思考。没有弄清别人的用心,就不要意气用事。’没有弄清别人的用心,就不要意气用事,是可以的。弄不清别人的意思,就不必用心去思考,是不可以的。思想意志是意气感情的主帅;意气感情是充满体内的力量。有了思想意志,才有意气感情。所以说:‘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不要意气用事。’”
公孙丑说:“您既说‘有了思想意志,才有意气感情’,又说‘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不要意气用事’,为什么呢?”
孟子说:“思想意志专一,就会影响意气感情;意气感情专一,就会影响思想意志。譬如跌倒和奔跑的人,是体气在支配,然而反过来影响意志,使他心动。”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
孟子说:“我能分析别人的言辞,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感悟】这段对话围绕“不动心”“志与气”以及“浩然之气”展开。从中感悟到,志向与气质相互影响,志为气之帅,坚定的志向能引领积极的气质,而气质也可能反过来影响志向。“持其志,无暴其气”提醒我们要坚守志向,同时注意涵养气质。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知言明理。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树立明确的志向,培养积极向上的气质,以浩然正气面对人生的挑战,不断提升自我,在言行中展现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