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尤其是女科学家几个字吸引了我。原本对于科学家的世界,我几乎是不了解的,只是觉得她们很优秀,很厉害,甚至都是高智商。读了她们的故事,我发现她们的共同点,都在专注于做自己的领悟,并且是发自内心由衷的热爱。
书中介绍了7位女科学家的故事,作者赵永新,笔名柏木钉,他跟踪拜访了科学家们许多年,从他们的个人生活、工作、感情婚姻以及成长经历等方面来讲述。她们有70后、80后和90后,虽然年龄不同,但都在勇敢地做自己,并活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万蕊雪,一个90后女孩,出生于我的家乡河南。她看上去是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子,年纪轻轻在专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她说做科研这个事情,一定要有一股劲儿,一个信念,只要一直坚持,用心去做,肯定会越来越进步。
付巧妹是个80后女孩,她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她说过一句话:“过有意思的生活。”她考上了师范生,毕业后却放弃了当老师的工作,转身去复读高考。读大学后又放弃保研考心仪的院校,学喜欢的专业。她确实能折腾,用她的话说:“一个人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愿意承受这个过程中的艰辛。”!她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只要遵从自己内心去选择,全力以赴就不会后悔。
汤楠一个70后女科学家,她的生活很简单,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孩子周末时间也被她带去工作的地方独自写作业玩耍。她说自己活得像个农民,没见过外面的花花世界,觉得也挺快乐。一年四季穿来穿去就那几套衣服,背的包也是多年前在旅游时买的几十块的帆布包。因为念旧,带子断了,她换了两条新的继续用。在她的观念里,幸福其实很简单,就看自己要什么。
辛晓平也属于70后,她主要从事草地生态学的研究,并认为草原就是自己的命,她的青春全部留在了草原上。她本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沉迷文学的她,原以为也会走上文学之路,不曾想情定草原,在此扎根。她最欣赏的一句话:“我们做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她说自己就是个普通的人,做得像个人是最要紧的,她不想被任何人左右,按照别人希望的方向走。
陈婷,79年生于湖南,她常说的一句话:“难才有意思。”在书中读到她的故事,我也发现她的确也是个有意思的女科学家。她开导自己的女学生,不要因为是女生就给自己的人生加上条条框框,要努力开发自己的潜力,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当被问道:作为一名女科学家,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她坦率的说道:“两者不是对立的,是相互支持的关系,因此不存在平衡的问题。”她建议年轻人,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把想做的事情做好,当下活得精彩就行了。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