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论语,《里仁》之二十二,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译文是,孔子说,“古时候的人不轻易说话,因为他们认为话说出来而自己却难以实现是可耻的。”
从这一点来衡量,我在简书说出的各种计划,还没实现就说出,是违背圣人之道的,但是,我如果不经常说,就会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完全忘记,容易浑浑噩噩地度过时光。
我说出来,实际上是在向内述求,要努力啊,别忘了啊,不要虚度光阴啊等等,属于自我心理暗示,属于励志的范畴。
在《世界上最神奇的二十四堂课》里提到,万物源于心,当心里有了理想,就像盖高楼大厦之前有了蓝图之后,人就会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慢慢去搭建它,最终实现理想和目标。
说出来,一次一次地说,一次一次地去描绘你的理想和目标,这样就能够激发你内心的能量,促使你前进,说的作用,就在于此吧。
基于这种观点,我一般不说泄气的话,年初三去弟弟家,弟弟还在说我侄女叛逆,不努力学习,将来考个什么什么学校就烧高香了等等,我心里很反感,批评了他不要乱说话,我说,我从来不这样说铭铭,我从来都在说,我儿子一定会更好,儿子加油等等的话,所以我儿子,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进步,越来越优秀,弟弟很快就领悟了我的意思,不再说泄气的话了。
说到这儿,我认为《论语》里的这条语录,至少我是不赞同的,或许,这条语录有所针对,它针对的点,恰巧不在我思维的点上,也未可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