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学习群里老师抛出了一个观点,读好一本书,而非读一本本好书。这个观点自然是非常深刻,同学们的讨论也是非常热烈,当大家的观点集中到“量变能否产生质变”的辩论时,这个话题其实就已经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了。孟子说,君子述而不辩。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不会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因为,在不同的环境,身份能力面前,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读好一本书,首先这本书要对自己有用,否则读好它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去读一本本好书,背后有一个假设,就是没有把好书读透,读好,假如读好了,还要继续读其他好书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老师自己既读了很多书,又读好了很多书。
讨论问题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这对我有什么用?我能用到什么地方去?看到这个观点,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词“碌碌无为”。再就是很多的声泪俱下的“我辛辛苦苦为公司工作这么多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我辛辛苦苦操持这个家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为什么做了很多事,没有功劳,苦劳别人也不认呢?很简单,别人感受不到价值。什么是价值?黄金,钻石,大家都能看到它们的价值。而功劳和苦劳,其实就跟黄金和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