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在儿子留学德国一周年

写在儿子留学德国一周年

作者: 一路耕耘 | 来源:发表于2023-08-06 12:46 被阅读0次

昨日与儿子视频连线,他说亚琛在下雪❄️今天是儿子赴德一周年的日子,再过一天,就是立秋了。

一年前,我们开车送儿子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番送行却止步于候机大厅外入口,非为疫情防控阻隔,只因儿子一句话:别送我进去了,我有点难受!

我和夫人相视无言间,儿子已匆匆走向了人流深处。默默凝望着儿子的背影,我们择一处能远望儿子的一角,坐了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儿子发来微信:我爱你们!

刹那间,泪眼婆娑……

诺不轻许,爱不轻言。人生以一程风景,换一场懂得。发自于儿子的微信,依然内敛、毫无机巧,却一点也不突兀……

赴德前一周,家人们郑重为儿子饯行。我的七分钟励志致辞却使儿子失眠了好几日,现在想来显得有些过于迂腐和程式。万里之遥的德国,是我们俩至今还未能企及的异邦;作为父母,我们的能力与资源尚难能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学术教导和人脉指引。我们唯一能做的:除了默默为孩子祝福,就是克制地唠叨。

儿子只身赴德,凭着的只是一腔奋勇和孤胆,一腔对未来的追求和希冀。昨日连线,夫人激励儿子:解放前,外公家人就曾远赴重洋上下求索,外公的亲舅舅和舅妈当年就是去了西德,能精通多国语言,学成归国后定居成都治学和科研,成为了一代水利工程名宿!

赴德前两年,儿子曾在无锡新区一家外企工作。日复一日的加班延误了他的驾照考试,却换回来了三项专利技术。

今天周一,我照例地铁出行,四周,无一例外是一张张或倦怠或是麻木的脸庞。车厢内,少有例外不玩手机的。我,不时记录着上面的文字……

地铁前方奔赴的,或许人们的是一日三餐,或许是汲汲营营的名缰利索……

出了站台,迎面走来一对老者,男的拎着菜篮,女的提着鸡蛋。这是一对夫妻,我常在下班后遇见他们在地铁站台里纳凉和遛弯。

一年来,每每与儿子视频连线,映入我们眼帘的往往是他餐盘里的土豆、香肠、通心粉和一口大锅,更有谈笑风生的儿子和他那一头长发(孩子居然不舍得13欧元的理发费用,留着“文艺”了)。对比着我们的海鲜大餐或是啤酒零食,儿子却一脸无所谓。

怜惜着儿子求学的艰辛和不易,我们却无能为力。心中默念下次一定要提醒儿子去理发和增加营养。我已然走过了通德桥,单位就在前方。

望着不远处三茅峰上的电视塔,看着山坡上苍翠繁茂的森林和植被,不禁令我感叹那蓬勃的生命。

生命,本质上是无意识的基因自然演化,与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无异。诗意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幻化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世间嘈杂,熙来攘往,不管未来走向何方,名缰利索间,一定要让孩子记住这五个字——爱,经历,传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在儿子留学德国一周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bi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