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

作者: 瑶幺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7-07 13:07 被阅读0次

2017年7月10日,阿姨就要赶人了,想赖着不走也不行了。收拾旧物,看到刘庆昌老师的《教育知识论》,想起他课上点燃一根烟,在袅袅青烟中传道授业解惑的样子,其实老师更多时候是神游天外吧,像是沉浸在另一个世界无法自拔。又一翻,郑老师的译著《教师意味着什么》赫然在目,黄绿色的封皮像初春雨后的一株嫩芽。在大学四年,与郑老师应该是相识最久的吧。大一还是大二学习课程论,觉得老师挺傲娇的,但是请教老师一些问题,他还是颇为耐心。大二,老师办读书会,我和其他同学呼啦一片加入了每周一读书会,到了大三,同学们因考研等原因换了一批,不过郑老师还是郑老师,按时来,按时去,风雨不动。在读书会上,读课程论著作,与同学与师姐讨论交流,一改课上规规整整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很融洽。虽然有时候大家会走神,会沉默,会无聊,会觉得无所收获。于我而言,也不例外。在快要毕业时,我兼职家教,与读书会有冲突,我发短信向郑老师请假,老师傲娇地没回。连续请了几次,后知后觉,觉得应以学业为重,也该和老师解释一下,出于这样的目的,我又发了短信,郑老师才回复了。我在心底狂擦汗。离了读书会,看到为名利做学术的人,回想起郑老师对学术那种不急不躁的态度,对学生倾囊相授的真诚,觉得郑老师也是一宝。更让我困惑不已的是,读书会上老师会抛出一些问题,或简单或深奥,老师的态度也是极为谦逊,有时候自己答不上来,坦荡荡地说“我也不太了解,大家有兴趣的课后说一下”。是的,老师态度极为谦逊,但是为什么每次读书会结束,面对遗留的问题,我都会觉得自己是傻瓜一枚呢?至今不解老师神奇魔力。读书会,风雨无阻三年,郑老师行胜于言,这或许是他最最闪亮的品质吧。读书会每次都会有一些细微变化,也是他教我们的“静悄悄的革命”。郑老师很平凡,但是回想一点一滴,教书育人,他做到了。

旧物中,除了书,还翻到了好友前段时间的一封信,顿生感慨。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既非人们言语表达的那样深,也非我想的那么浅。相识十多年的发小,来信寥寥数语,完了很真诚地说“我对你没有啥想说的”,看罢哭笑不得。扪心自问,这样的感情,深不深啊?感情自然是深的,但是几年不见,生疏些也是真的。

但是,那又怎样?“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感情世界,难得的是真诚。感情深浅,既不要受离别气氛感染,将自己的凉薄伪装成依依不舍,也不要冷眼旁观,将年年岁岁沉淀的深情误以为寻常。感情如同旧屋,在相处中,不断磨合,最后屋里的摆设都随心意了,开始时怡然自得,后来只道寻常,最后或许遗忘。真诚的目的,不过是在遗忘之后,拨开浮华,慢慢回忆,自己曾与谁有过瓜葛,谁最后又成了一生羁绊?

相关文章

  • 旧物

    年少时以为 写下的那些故事 会伴随我的一生 时时可读,历久弥新 走得久了,恍然发现 文字也有期限 它们停驻在诞生的...

  • 旧物

    人总一边自忘,一边相忘。 晚上整理房间时偶然翻出那把雨伞,是当时和同学一起逛街时她买来的。当时天空倏然阴...

  • 旧物

    旧物。弄堂 不过是老人的呓语 不过是老人的呓语 那些砖瓦发了霉 一颗颗透明质的灵魂 拥塞在记忆里 旧物...

  • 旧物

    打扫房间时,翻出一个铁皮盒子,不大,上面落了些灰尘。里面装着一张照片,一些用过的邮票,几粒别致的纽扣,还有一方绣着...

  • 旧物

    前些日子在家打碎一个热水瓶,收拾残局的时候,外婆弯腰捡起那个旧木瓶塞,笑语:“新买的味道重,拿这旧的换上便好。” ...

  • 旧物

    鬼故事# #鬼物# 我最近经常做一个噩梦。 一个大叔面色蜡黄的看着我,好像得了很严重得病,他拦住我,让我帮帮他。 ...

  • 旧物

    信封老了 他终于松开双手 于是 那精灵一般的文字 跳出信纸 变成星星 门环老了 响亮的嗓音 在时光里慢慢沙哑 于是...

  • 旧物

    又要踏上新的征程了。这一次不用去很远了,还是很习惯性地收拾了一下旧物,然后郑重其事地与其告别,整整起齐齐地将其摆好...

  • 旧物

    近日闲来无事,收拾了一些东西,竟然翻出了许多回忆。 我房间的一个铁盒子里,安放着很多旧物。 零零碎碎,杂七杂八,还...

  • 旧物

    我所有的东西都是破破烂烂的, 外人看着寒酸, 可是我自己喜欢, 它们已经联系了太多事情, 个个成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bl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