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7-19 记阿里离职后的一周年

2021-07-19 记阿里离职后的一周年

作者: Lighthouse控 | 来源:发表于2021-07-19 22:21 被阅读0次

    昨天和大学同学吃饭,发了一点生活的小牢骚,当时没有太大感觉,现在想想好像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具体是这样:

    今天看了知乎的一篇文章,不是偶尔刷到的,只是灵光一现,突然明白了困扰自己很久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做到不去和别人比较”。文章很多内容都是老生常谈,但是里面的几句话有点触动到了。我再去搜索了“30岁考上公务员是不是太晚了”,想到我平时想要去做的小创业会不会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赚钱和思考执行的能力,然后有点get为什么自己这么容易不快乐了,或者说这么不容易快乐。

    就像我总是替别人焦虑:“30多岁了还没有对象,如果是我一定得焦虑死;30多岁了还没有自己的事业,浑浑噩噩做个小职员没有上升通道,如果是我一定得焦虑死.....”诸如此类

    我发现因为自我意识的长期压抑,导致我自己获取成就感的方式,只能是通过普世价值观下面的社会评价标准来衡量。说白了,我没有办法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巴赫在文章说的“我所认为的幸福,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能力去实现它”。

    然后我就知道了,以前在阿里的时候,为什么和闺蜜聊天,发现她们谈到自己工作能力出色被领导肯定或者谈及薪资的时候,心里也不禁暗自得意“工资比我低不少呀”;现在在国企,经常会刻意强调现在选择的无怨无悔和换取自由生活的快乐。这里面夹杂太多心思了,让我都不喜欢我自己。也让自己意识到,我是不是因为不自信,所以才需要通过这些心理补偿活动,来证明自己可能是优秀的。但是明明就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如何才能真正的建立自信心,掌控自己的人生呢?如果考上编制,会不会因为仕途毫无希望而自怨自艾呢?毕竟还有很多能力没我强的人年纪轻轻就要当领导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如何沉下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很在意外界的评价,会把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细节放大很多倍苦思冥想,是接受自己这些问题并把它化作优势呢?还是努力克服去改掉?是接受自己的内向呢,还是尝试克服内向性格去变得act  like 自信呢?或者从勇敢表达观点开始?从勇敢沟通开始?

    我觉得自己真的可以纯粹一点的去工作和看书,不是佛系,而是掌控人生(昨天一个小伙伴提到的词),同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定一定一定要做自己打心底里喜欢做的事情,并且把它记录下来。有了小孩之后,觉得“为自己而活”这句话真的很难践行,一定要记住人的一生很短暂,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而活。突然有点感动,我不知道此时此刻这个世界有谁能与我共情,有谁能了解我这个时候的激动,好像困扰了我这么久的问题突然被点醒了。

    我觉得这个一周年复盘很有意义,可能是解决我焦虑最好的解药。

    “生活是自己的,别人过得比自己精彩一百倍都是别人的事情,如果你对生活的初衷是抱着一颗“比较”的心态,那么你永远满足不了自己。相反,当你把生活当做是你个人的事情来对待时,你就会发现,我们不必满足别人的眼光,因为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幸福。

    节选:

    作者:KnowYourself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99546/answer/9316626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954年,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探索了这种神奇的驱动力,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他指出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对自我认识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学习如何定义自己,等待比较的反馈来告诉我们是谁。

    与人比较,虽然有时会激发我们努力改变,但更多时候为我们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看到身边的人过得这么幸福精彩,自己产生了挫败感和“比不上”的沮丧。不禁觉得自己好差劲,好难过,甚至是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的。 即使知道比较没有意义,我们似乎也愿意这样“伤害自己。”

    比较防不胜防,小比怡情,大比伤身。在比较面前,积极的自尊感就像免疫系统,可以保护我们不受外来入侵者的影响。想要摆脱比较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从建立自尊开始。

    Nathaniel Branden 在1994年《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书中提出自尊的六大支柱:有意识地生活、自我接受、自我负责、自我维护、有目的地生活以及个人诚实。接下来,我们一起逐个击破。

    有意识地生活,做到心中有数

    意识是我们对外部环境、内部现实(自我需求、情感、渴望、动机)的感知力。意识对我们来说是有自主性的,它指导我们的行动,并选择如何发挥能力。换句话说,意识是我们的注意,注意内心的情感,情绪的变化;注意让我激动或失落的事;注意内心的声音是发自我自身的还是源于其他人的等等。

    有意识地生活(Living Consciously)的原则是,不受别人的影响,它要求我们努力探明与我们行动、目的、价值观相关的所有事情,我们要尽最大能力去做。要有意识地生活,往往要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自我审视,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在干什么?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吗?在任何时候我知道自己的感受吗?

    在外部环境中搜寻反馈:保持好奇心、思辨力和感知力。学习和接纳外部环境的知识,保持开放的态度。

    乐于接受新知识,反省既往假设。忠于客观意识,修正自己的错误。

    要意识到自己想要逃避、恐惧等自然冲动,勇敢地面对

    不断提高洞察力,追求知识、成长进步

    意识就像触发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很有可能引发自己的不足,自我怀疑和沮丧,要学会排毒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99546/answer/51358506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s_r=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7-19 记阿里离职后的一周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ck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