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近几个月,随着三联生活周刊《绩点下的突围人生》火起来的还有“卷”这个名词。瞬间在网友中炸开了锅,有人笑称“处处卷”、“卷中卷”,还有“卷王”等一系列名词横空出世。既饱含着调侃,又隐藏着无奈。
现在高校的学生成为“卷”的重灾区,尤其是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保研考研求职阶段达到顶峰。三联的文章详细且真实,仿佛被偷窥了生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幕幕都被注意到,都被发现,我们尴尬的现状被媒体敏锐的察觉到了。
作为刚刚经历过这些的高校毕业生,我实在是感同深受,但是今天我并不想阐述我被“卷”、被裹挟的过程,这些都已经被人说的很清楚很明白了。我想说的是我关于目前大学生感到如此深刻的“内卷”的原因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处在这样时代背景下的我们,很多高校大学生,我们的思维还没有适应这样的快速变化。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是来自父母与老师,是“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在高中阶段竞争激烈且残酷,人生确实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我们每天被告诉考上一个好大学就有一个好的未来好的生活,这声音一直在耳边低喃,从未停止过。我们也无比相信,我们也认同了,在进入大学之后,有幸在高考场中胜利的幸运儿,松了口气,天真的以为美好的未来就要在自己眼前展开了。
然而。刚进入大学不久,有些小镇做题家就惊异的发现,这不是想象中的世界,这不是象牙塔。理想中以为的大师,真正之大学早已遥不可及,取而代之的是评价体系以及高速运转的车轮。大学教师一下课就走,与学生不会有任何更多的交流,除了上课,平时连见面的情况都很少有。那种师生交流,答疑解惑,学习探讨,指导学习方向,讨论人生问题,有关人文关怀的那一切都已瓦解了。给人的感觉是一切都很急,大家都很忙。教师忙着搞科研,评职称;学生忙着刷绩点,攒学工经历,评优评奖,以保持自己的优秀或者说是优越。因此诞生了“卷”,在这之中停下来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的人,追求一些自己所热爱的事物的人,他们由于稍微歇息了一会儿没有跟上这竞争的潮流,在评价体系中被狠狠地摔在身后,成为众人口中“失败的人”。这是庞大的巨兽,吞噬着人们,催逼着人一刻不敢停留。
如果停留了,如果没有按照这一套规则来,进入求职阶段,进入社会,你会见识到真正的惨淡。社会以这一套方便客观的评价指标来判断你,但凡你不符合,大公司将与你无缘,稍微体面一点的工作将与你无缘,你拿着简历,上面没有评优评奖经历、没有傲人绩点、没有学生工作,面试中就被淘汰,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你的多年来保持的自信被撕的粉碎,没有找到好工作,会被周围的人嘲笑:“读书那么好名校有什么用,还不是混的差,工资比我家读二本专科的小孩低好多呢哈哈哈”,这是舆论上的,还是偏精神方面的打击,如果脸皮厚一点不在乎他人言语还不太要紧。但是还会没有钱呐这是精神胜利法都无用武之地的处境,一个月三千元不包吃住,租房用掉一千二,饮食吃喝用掉一千,每个月存不到一分钱。还要加班到凌晨,辛辛苦苦,劳累不堪,却一分钱都存不下。
但是,回头来看,如果你在大学里激烈的“卷”中获胜了,找到了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你就成为人生赢家,成为众人启羡的对象,可以有尊严、有话语权,不会遭人轻蔑与哂笑,还能存到钱,能过上还不错的生活,还可以改变自己寒门的出身,给家里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能免于凌辱与极寒。这样的极端,难道不是一种病态吗?这是个人命运的悲怆。
北大钱理群教授早在本世纪初就提出我们的教育体系正在培养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人聪明、世故,懂得利用规则谋得自己利益最大化。可是啊,可是啊?摆在我们面前的人间真实,个体真的有选择吗?如此残酷的悬崖与天堂两端,稍有不慎万丈深渊阶级滑落,蝇营狗苟精疲力尽才能得以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