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作者: 轻度清 | 来源:发表于2022-04-14 22:18 被阅读0次

今年是王小波逝世25周年。

我昨天在朋友圈里转发了原“人民文学”的编辑也是王小波的好朋友写的一篇纪念他的文章——因为文章写得很真诚、既感性又理性、也很动人。

我在转发的时候还写了两句话:他的杂文集一直是我的床头书,总是读了又读,百读不厌。真的很喜欢这颗真实、真诚、坦荡、有趣的灵魂。

是的,我也算是王小波的“铁杆”小粉丝了。他的那本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多年来我一直都放在床头——它是我时常在睡前一拿起就能读很久的一本书。且总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我喜欢他文章里戏谑背后的认真和真诚,黑色幽默背后的清醒和理性,不羁背后的是对自由和浪漫的渴求……

他说,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他说,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他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

他在文章里常常念叨着罗素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可在当下这个嘈杂喧嚣的时代,人人看似都在争相表达自我,其实本质也只不过是个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大多数”而已。

永远喜欢、钦佩和怀念着这个理性、冷静、纯粹又可爱的灵魂。

作家 王小波

相关文章

  • 爱你就像爱生命–kindle标注

    王小波文集 (共8册) 王小波 Citation (APA): 王小波. (2015). 王小波文集 (共8册) ...

  • 《沉默的大多数 》引发的思考

    我眼中的王小波 王小波的...

  • 王小波之后,再无王小波

    正常工作之余看一本书需要一周时间,这次看王小波文集,连续三周,只读下来一本半,一本是《革命时期的爱情》,半本是《沉...

  • 王小波

    1952年5月13日 王小波生于北京。 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 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

  • 王小波

  • 王小波

    王小波在似水流年里写“我向来不怕得罪朋友,因为既是朋友,就不怕得罪,不能得罪的就不是朋友,这是我的一贯作风。由这一...

  • 王小波

    大家都顺着一个自然的地方往下溜,最后准会在个低洼的地方会齐。挤在一起像粪缸里的蛆。–王小波《我为什么要写作》

  • 王小波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 王小波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有言:“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儿,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

  • 王小波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小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dx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