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朝某年某月某日,南渡村一位秀才中了状元,风光回村时感念妻子之恩,于是命人于村北之野筑白墙一堵,立下规矩:村中凡有钟情者,欲求之,可书于此。时人称其为“书情壁”。
匠人们扛来砖石,带来油漆。仅一周就完成了这片长而洁白的墙。村长主持了竣工仪式,老老少少们聚集于此,现场十分热闹。人们议论纷纷,小孩子们咿咿呀呀的叫着,也有哇哇哭着的,鞭炮的火药味、香燃着的气味百转千回最后又散入空中去。交头接耳的人们始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堵墙有什么名堂,纯粹冲着人多来的……
“各位乡亲们,你们好,鄙人李某主持本次的竣工仪式……”李村长费力地作了个揖,“请大家稍安勿躁。”
“请大家稍安勿躁……咳咳咳咳”李村长又喊了一遍,吵闹声依旧没有停下,只有一个咬着糖葫芦骑在大人肩上的孩子眨巴着眼睛看着自己……
“大家安静!”李村长使出全身力气大喊一声,也算有了成效,声音渐渐消了下去……
“欢迎各位乡亲的到来……大家看,此墙乃是张大人感念妻子、村人之恩所修,他也立下规矩:‘村中凡有钟情者,欲求之,可书于此’,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心上人的小伙儿,可以用这支笔,在这面墙上表明心意。”
李村长说到这,下面鸦雀无声,良久之后,稀稀疏疏的掌声响了起来。一名壮硕的年轻人趁着掌声将息的时候,直走上台去,拿起一旁的笔,在墨水池里胡乱搅了搅,紧接着又在墙上写下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我喜欢林姑娘。”
众人见状,瞬间炸开了锅,那年轻人也不看众人一眼,淡定地走下台去。
“荒唐!俗气!”一个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众人齐刷刷地看着发出声音的人,原来是本村的一个书生李燕。
“李牛!这样的话你都敢写,露骨!”李燕继续说。
“你!找打?”李牛怒气冲冲地跑下来,一只手直接抓起了李燕的衣服。后者也表示不服,两人竟扭打在了一起。
众人对突如其来的热闹展现出了莫大的兴趣,人们不约而同地腾出空间,在一旁指指点点,嘻嘻哈哈,直到村长派人把二人拉开,事情才算暂时结束。失了热闹,人们也不欢而散。
其实,李牛和李燕都喜欢林姑娘。当李牛在墙上写下这些字时,李燕已忍无可忍,尽管在打架上他并不能占优势,但骂人写字他还是能胜过李牛的……可是,事情还是就这么了结了。
李牛歪歪扭扭的字组成了“书情壁”上第一句话,很快,第二条也出现了,紧接着是第三条、第四条。
几个月过去了,原本雪白的墙上已有一部分被各种各样的字迹占据了,其中不乏一些诗词佳作,据说是有两三位诗人云游至此,见状提笔而作……后来,“书情壁”已经不够写了,有人玩笑道:此墙难载村人情。无奈之下,“书情壁”被加长,新墙很快砌好了……
某天早上,李牛扛着锄头从墙边经过,看见一些人在墙边议论着什么,还不停地发出笑声,于是便凑过去看。人们见了李牛,便一哄而散,李牛很诧异,凑到墙的跟前一字一句读过去:“牛儿牛儿快耕田,莫要流连花林间。快把力气使田边,别去路边尝新鲜。”
李牛读完这首打油诗勃然大怒,一脚猛地踹在墙上,他左顾右盼,拿起一旁的笔,在墨池里猛地戳一戳,歪歪扭扭地写上:“狗无赖腌臜泼皮李燕”,又把笔往地上一摔,扛上锄头直去寻李燕……
“讽牛诗”事件最终以李牛教训了李燕收尾,那首诗却永远留在了墙上。人们似乎发现了这堵墙另有妙用,于是,“书情壁”上不断出现一些攻击斥骂的言论,有些甚至指名道姓而骂。为这些事,村里还发生过一两次斗殴事件。再后来,那些在墙上写下攻击语句的人们学会了伪装自己的身份……“书情壁”上的情爱之语渐渐淹没在人们的斥责粗鄙之言中,自从李村长去世后,“书情壁”就再也没加长了,尽管人们总有说不尽的话……
现在,我们再也找不到这面墙了,据说是在某次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毁于战争,类似的说法很多……但是,这面墙不管怎么屹立,终究是被人们给推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