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性储蓄的增加,会深化生产结构,形成层次更加复杂的资本结构。
企业家由于追求利润的天性,会首先逃离低阶产品的生产,改变计划往更加赚钱的高阶产品发展。
市场的深化使得原来在低阶无法使用的技术得到运用,并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生产出更加高阶的资本品。这也使得原来在低阶无法生产的产品被实现,增进消费者的福利。如现代的高科技产品,都需要资本的大量投入才能实现。
随着企业家在各个生产阶段的激烈竞争,利息会趋向于相等。这个市场利息会由人们的时间偏好决定。当时间偏好降低时,消费的一部分会减少并投入到储蓄当中,这部分自愿性储蓄又会因为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到资本投资中。
直接的就是消费者主动降低自己的消费,并把省下的钱储蓄起来,形成投资增长的基础;或者是企业家把自己赚到的利润暂时不用于消费,而是继续投入资本。
间接的方式则是通过融资,向储户借钱,并承诺一定时候后还本付息。投资者借出的钱就是为了再以后的消费能够比现在马上消费更加高。
企业家根据市场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生产计划,并适当地改变资本结构,从而达到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目的。
然而,市场利率的被迫变化会导致企业家得到扭曲的信号。例如利率降低就会被误认为自愿性储蓄的增加,随之错误判断低阶消费的减少会引起利润的降低。于是企业家便被指引到高阶的生产当中,这时候才发现用来支撑投资的储蓄是虚假的,而不是真是的自愿性储蓄,资本需求因此会急剧上升,企业家也为此不惜一错到尾,继续用更高的利息来维持前期的投入。因为一旦资本不能持续流入,前期的投资就会立即失败,但这根本改变不了资本缺失的局面,恶性竞争与破产清算相继的出现会加速这种局面。另外银行也由于市场活性的衰弱而很难贷出更多的款,这样更加弥补不了企业清算和重组带来的损失,银行也因此很难存活下去。
收拾这种残局的往往是央妈,这也是现代银行离不开央妈的原因,但从逻辑上来说,最终买单的其实是那些在被干预市场中打拼的劳苦工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