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读需要看地图才能读懂的书,网购了世界地图。地图寄到父母那里了,然后再也没能回去。
跨越空间时间,文化思想的事,就在纸上谈谈吧。历史和现在不过是播了几千年的系列剧,导演也是在翻拍经典。
在微信读书上读《众神的样子》不过瘾,买了古希腊文明的光芒。读完仍觉需要追溯文化源头,买了《埃及四千年》和《中东两千年》。在朋友圈嘚瑟了一下,有人说《耶路撒冷三千年》更好,翻翻微信读书感觉是这样。永远对没买的那本书最好奇。
还有写罗马历史的书没买。惦记一套六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至今未敢动手。对自己忽冷忽热的读书热情没自信,需要在等待中再明确一下自己有多渴望。跟随我心有时会跟错了,因为心也容易瞎动——只是震颤一下,俗称早搏。现在读书的定力还不如初中阶段。就像罗翔说的,读十分钟书,刷半小时视频。
齐先生说”贫穷的本质就是没钱,还能是啥?”。清单革命就是列出待完成事项而已,教你收纳就是教你做家务而已。穷这事终究复杂得多,相信《贫穷的本质里》还有更多的解释。如果老是预设好了正确的结论,那就啥也不用读了。
《希腊古典神话》全译本,竟然全是字无图,估计我还得找一本图册配它一起读。读全是小字的书,感觉陷入沙漠腹地,看不到绿洲。确实图说戏说,大话那些事之类的书读起来最轻松。看图听讲是最省力的读书方式,跟看连环画听评书的感觉差不多。那是我小学阶段最喜欢的读书方式,现在回归了。
宝石太贵,可以先从知识层面占有它。齐先生说这是好习惯。晚上在拼多多上找矿物宝石标本,最多的有108种小样及说明。标本装在木头盒子小隔间里,价格从几十到几千不等。可惜这种标本都是打磨过的矿石,不是原石。矿物大都有天然结晶的样子,那才是它本来的样子。问题是没找到任何官方旗舰店,那些标本能是真的么?千万不能被假宝石误导。学了错误的知识,跟花大价钱买了假宝石一样闹心。
老是读自己已经了解的内容,岂不很无聊?就像找个跟自己想法一模一样的老公,就会错过了引入新思想的机会。为了引入新思想,找了跟自己想法很不一样的老公,风险确实也很大。
今年一起买了两本关于茶的书,一本识茶,一本品茶,结果内容基本相同。一本也不想看,失败。买书是为创造读的缘分而持续努力的过程,一次次失败之后才能找到买对书的感觉。缘分总是来之不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