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一次性看完了李安导演的《喜宴》、纪录片《谈婚论嫁》、《生门》的剪辑版。
从女性视角来谈谈个人感受:
首先,《喜宴》这部剧是讲述一对同居5年的男同高伟同面对父母的再三逼婚,先后同意和毛妹见面,转而又接受赛门的建议与在美国为绿卡发愁的求生画家威威假意结婚的故事,婚宴上,美国宾客对含蓄的中国人闹婚“开放”的行为不解时,李安导演解释“这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更猛烈的闹婚,比如一群人蜂拥至新郎、新娘的房间内,搓麻将的搓麻将,闹婚的闹婚,直至最后要求新人钻到被窝里把衣服一件件脱光,他们方肯散场。
关于闹婚这一风波,联想到了最近的热播剧《幸福到万家》,在女主何幸福大婚之日,其妹何幸运被万传家等人撕衣按在桌子上闹婚的那一幕,幸运因此和男友分手,且自此有了很深的心理阴影,可这在旁观者看来,这就是一种风俗,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之一。
我是农村出来的,也参加过很多婚宴,曾在一个同学的婚礼上见识过闹婚这样的事情,主持人堂而皇之的将公公和新娘拿出来开玩笑说事,我的那位懵懂的女同学竟也经受住了“闹婚”像个没事人一样笑笑就过去了,或许在她的心里这就是个玩笑话吧,当然每个城市也都是不一样的,像我亲人婚嫁时倒是热闹归热闹,没有这么多辣眼睛、辣耳朵的事情发生。
接着,再说说这个《谈婚论嫁》,一共5集,很值得一看,里面有相恋十多年终而修成正果的校园恋情,也有同病相怜的残疾人结合,也有为爱在一直坚持的音乐指导和白化病患者的二胡演奏家,也有冲破世俗眼光的跨国婚姻,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后片尾时大家在介绍自己那一段,唐亮爽朗的说到“我叫唐亮”,她老公说“我叫萨唐氏”,随即听到唐亮哈哈哈的爽朗笑声,他们结婚三十二年,在五十几岁的年纪选择在北京郊区开酒店和酒吧,过梦想中的生活,余生很长、余生也很短,在有生之年如若遇到那个让你满心欢喜的人,实乃幸事,如果没有遇到,也不用慌张,做好自己,主动一点,或许爱就在拐角,如遇到一个有趣的灵魂,请抓住、别放手。
再来聊聊《生门》,我没有把13集全部看完,只通过B站看完了剪辑版,每一集的主人公都不同,每个人的想法也都不一样,有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孕育一个新生命,有人因为负担过重把刚生完孩子的妻子丢在那不闻不问却商讨起怎么将新生双胞胎送人,有人从分娩到切除子宫,自己的老公因生意繁忙而匆匆瞥了一眼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也有人迷信于生孩子的时间,比如早上九点后或早上九点十八分后,有些难以理解,又不得不尊重,有些艳羡不已,吃了把狗粮。
想来,嫁对人,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而选择嫁谁,又是自己可以去权衡和左右的,婚前擦亮眼睛,努力挣钱,婚后,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们遇到的80%的问题都可以用钱去解决,所以在该拼搏的时候别选择安逸,在为自己的能力添砖加瓦之时,别选择摆烂和止步不前,如果吃不了学习的苦,未来你将注定要吃生活的苦,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