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内心生起的爱惜、珍视、敬畏等情感,并因此不再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而是对它们更加兴致盎然。
珍惜是一种生活状态的选择。因为懂得珍惜,周围的一切都不再黯淡,相反却变得熠熠生辉。
1.“珍惜”的状态
珍惜是我们与周围世界的一种关系状态。也许起初当我们看这个世界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历尽千帆之后,再看这个世界,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珍惜这份情感所在。
珍惜是与这个世界的和解。也许初出茅庐时,会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我们眼光是朝向未来的,总感觉自己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因为心浮气躁,并不能够与周围的世界真正的融合在一起,此时我们的心总是飞向诗和远方,仿佛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都存在于未来的追逐之中。
此时的生活是存于幻想之中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的生活是割裂的,因此无论如何的追逐,也很难让内心有踏实的满足感。
而有的人却是带着过去的创伤在生活,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咀嚼着过去经历中的那些痛苦情绪的残留,人虽然在经历世俗的生活,如成家、育子、工作等等,但心却不在当下的生活中。
无论生活在未来或过去的生活状态,都会使人变得与现实世界隔离,而只有与这个世界和解时才能够真正体会到时这个世界的珍惜之情。
珍惜是一种临在的生活状态。只有可以投入到当下生活中时,才能真正的看见周围的一切。
此时的一枝一叶一花一草,都会让你感觉到他们的美妙之处,你更会看到周围世界的色彩之斑斓,你眼中的世界不再是平面化和单一化,而是立体的,甚至你能看到它在不同时空中的演变历程。
此时,你眼中的世界中每一个物件似乎都有了生命,因为它们也是跨越时空存在于这个世界中,他们各自有着他们不同的生命轨迹和自己的生命故事。
这份与周围世界的临在感,会让你更加爱惜身边所有的一切,并不以值钱与否来对其加以衡量,而是相信它来到你的身边就是来和你圆一场缘分,你也会因此更加在意和欣赏周围的一切,并愿意让它也变得更加洁净与美好。
珍惜是一种对周围一切的柔情与敬重。珍惜是一种对这个世界持接纳的态度。当一个人总是以完美的眼光来强求自己和周围世界时,便会无止境的追求心目当中完美的样子。
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人们总是愿意带着比较和涉猎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轻易的否定自己和去追逐自己不曾拥有的,这就容易对周围的一切不仅持理所当然的态度,甚至会冷漠地轻易放弃。
而珍惜就意味着对周围世界的相信,相信在自己与世界的这场关系中,以我们的热情和祝福必将迎来万物春天的到来。珍惜是愿意以我们的心来捂热这个世界。
2.如何去“珍惜”?
珍惜是一种内在爱的修行。是一种体谅,是一种包容,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支持,是一种信任,是一份愿意等待和经营的行动。
珍惜要去除贪心。当人们总是被欲望所驱使时,人往往会变得不容易被满足,眼前的一切再好也不会被其所看好,总是站在这个山头还看另一个山头更高。这是内心的贪婪,贪婪往往使人不知珍惜眼前的好。
但其实这份追逐并不能带来内在满足感。好多美好的东西,就是在这份追逐中丧失掉的,因为我们走的太快,反倒无法享受周围的风景。
贪欲往往让人执着于某些外在的物质,如果去除内在的贪心,反倒容易生出一颗慈悲之心,这便是那份应对世界的珍惜之情。
珍惜是去除忘心。过分执着于某件事情,便是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因此,便容易忽略客观世界的存在。而这份执着大多来自于一种对完美的追求,即对不完美的不接纳。
人需要在关系中看见自己,在关系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才能放下执着的心,才有可能与这个世界连接上。而只有与这个世界真正的连接,才能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真实面目。
《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是说只有当我们的心不再执着于某些事情时,我们才能真正的进入内在的宁静状态,而只有内在达到了这份宁净,才能够不再追求完美,也才能够做到真正的随缘。做到了随缘也就生出了珍惜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