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一段话:
我的信条:
人生不只是一个维度的延伸,
身心、生活、事业组成的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生态,
利用好自己宝贵的一生,多维度平衡发展,
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所以,通过这几个维度的总结复盘,来调整指引我通向幸福的路。
希望,你的点评与建议能助我加速!
更希望,我的复盘感悟能为你带去些许价值!
总结共计1930字,阅读时间2.5分钟。
总结期间:2019.3.18-2019.3.24

一、本周概要
1、用时总览

用时重点说明:
本周因为例假,以“身体不适”为借口,减少了锻炼和日常保健活动。
工作增加了对外沟通;很多感兴趣的生活实用课程,都在路途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本周因为外出的时间较多,所以碎片利用时间也较多。
本周周总结因新增了“幸福”板块,所以用时较长;日记记录较少。
2、 “待办任务”完成情况

3、幸福展示牌
关注生活中的“幸福时刻”,感恩每一天!

二、本周问题
分析问题,对抗人性中的弱点,获取失败或错误中的教训,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问题
运动和日常保健懈怠
△剖析:
借由“身体不适”,运动量减少、日常保健偷懒。
很清楚“日常积累胜过临时抱佛脚”的道理,却在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选择直接放弃,而非进行短阶段的调整。
身体情况不佳时,不可强求——这无可厚非。但,并非放弃运动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保护,少量适度的运动,是有助于恢复身体活力的。
身体状态不好,意志力会相对薄弱——这也是正常现象。但,这点身体不适,不至于把自己暴露在完全不可控的阶段。
不运动——身体状态越差——情绪上更懈怠——更不想运动,从而形成个死循环。
▲调整:
特殊时期,特殊安排!
例假期间,把运动调整为一些轻松舒缓的运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舒缓运动——身体舒适——情绪放松——状态转好——愿意运动
切忌“不动”!
▼问题
碎片时间导致“知识碎片”
△剖析:
之前列了碎片学习清单——一长条的内容。因为内容都是很实用的,在碎片时间就会有些贪心、有些三心二意,这个想听听,那个想看看。反正都是碎片清单里的内容,在碎片时间就随意挑了。
这样的行为导致知识也碎片化了!
▲调整:
不贪多,列好计划,各个击破
将碎片清单中的内容,列个先后顺序,根据可以利用的时间类型分好类。
设个近期计划,在计划内的碎片时间,只学习计划内容,完成后再转下一个。
虽然是碎片计划,仍然要将“碎片”凑成“整体”!
三、本周收获
盘点收获,对自己的欣赏可能会加速目标进程。
★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视野
实施了“与人多沟通”的改变计划,虽然前进步伐很小,但收获不少。
这周同弘富的陈总聊,拓宽了我项目发展的思路,他用台湾和香港的发展经验让我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可能。
参加蒙迪教育的宣讲,拓宽了对幼儿教育的商业理解。对于许总的跨行创业,让我又领略到了一次“降维打击”;听王总讲她的管理经验,发现真正的管理是相通的,不管是以前接触的制造业、旅游业,还是这次了解的幼教行业,都是“因材施管”;还认识了几个幼儿园的老园长,热情有上进心。
★调整了家庭睡觉流程,坚持3天9点半左右躺下
和老公对家庭睡眠时间进行了反思,包括晚睡的原因、危害及影响。
共同讨论建立了一个家庭睡觉流程,做好分工,定好各自的闹铃提醒。
终于,这个睡觉问题不再是我一个人操心、提醒,没人配合,全家晚睡的情况了。
一个人的自律只能解决自身问题,放在一个没有共同目标的“共同体”中,只会互相耽误、耗费。
家庭是一个共同体,一起朝着同样的目标使劲儿,才是事半功倍,才能营造一个幸福舒适的家庭环境。
★第5次“家庭夸夸会”
小家伙有了一句小发言:夸妈妈给她刷牙刷得干净。
在任务复盘时,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婆婆对老公未完成的任务,直接评价“他根本就安排不好时间!”
这是大多数家庭,日常妈妈经常对孩子的“教诲”方式,也是很多家庭中夫妻间经常的泄恨之话,我对老公也常犯这样的问题。
大概是因为在做“夸夸会”,对这个事就会很敏感。要用“无条件的爱”去对待家人,就要摒弃这种随意下结论的方式。当然,这个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可以先从“夸夸会”开始。
所以,提议并取得大家的同意:在夸夸会中,不能对别人做出一些“很负面、很消极”的评价。可能有时会不小心说了这样的话,其他人需要善意提醒。
四、每周总结一语
滴水穿石,一定要滴对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