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第 60 届世界新闻比赛(荷赛奖)作品在阿姆斯特丹揭晓,年度图片大奖由美联社记者 Burhan Ozbilici 拍摄的「土耳其暗杀」获得,获得荣誉的同时这幅获奖作品也带来了巨大的争议。
中国摄影师王铁军拍摄的「汗水铸就中国梦」也获得了日常生活类单幅二等奖,照片描述了 2016 年 7 月 15 日下午,江苏徐州一所体操学校内四名女学生正在进行半小时的脚趾压力训练。照片中的小女孩眼神无光,完全看不出应该在这个年纪享受到的童年的美好。

据说摄影师本来报名的是体育类组照,结果却被评委会更改了参赛类别,成为了日常生活类作品。难道这就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我们可以看看往届荷赛奖中国摄影师的获奖作品。
在第 59 届荷赛奖中,有两幅中国摄影师的作品获奖,作品的主题都来自天津。

现今的中国社会,雾霾早已经成为一层掩盖不住的伤疤。照片描绘了 2015 年 12 月 20 日,雾霾笼罩下的天津。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后留下的大坑。

这张照片拍摄于安徽宿州,照片中一名耍猴人走向自己的猴子,看起来像是要「教训」一下猴子,而猴子在躲闪在墙角,延伸中充满了恐惧。

照片摄于内蒙古的一座化工厂,烟囱中的浓烟飘向天空,而画面中的人满面污垢,延伸迷茫。

照片描绘了一名从事性交易的女性在警察局的一幕,她低着头,似乎不敢面对镜头。

看照片中的装扮,可能是在春秋季,而照片中的工人带着口罩在生产小商品的工厂内,空气中飘散着红色的粉末,也揭示了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不健康。

同样是体操类作品,照片描绘了浙江嘉兴的一所少年体操学院中的日常。

照片中的小朋友的父母都在广东工作,而他也是千千万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照片中的长春女孩在和男友分手后穿着婚纱准备跳楼轻生,所幸被及时救了下来。

在四川成都,一名男子因为拆迁赔偿款的问题而爬上了高压电线杆,企图用这种方法来谋求诉求。

大连油污清理现场,消防战士跳下救人的一幕。

图为在湖南某化工厂附近被污染过的桔子。

地震后,一家人在残垣破壁下做饭。

北京奥运会中,在女子 57 公斤级柔道淘汰赛中,一名海地选手因为额头受伤而血溅当场。

雅楠的叶子,上面的虫洞格外引人注目。

中国动物园中的一景,在热带雨林背景下的鹦鹉,格外的讽刺。

又是少年体操学校里的一景,中国摄影师似乎特别热爱拍摄这类题材,而这类题材也似乎特别吸引外国评审。

照片中的妻子正在照顾患艾滋病濒死的丈夫,妻子扶着额头,痛苦却说不出话来。

这是科技类的获奖作品,减肥诊所中的病人正在接受针灸减肥治疗。

每天五点半,这些孩子就开始了每天长达十个小时的训练。
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些中国摄影作品。每年的荷赛奖几乎都是一个人类苦难拼图,各个获奖作品几乎都与苦难有关,不管是战争、罪犯、灾害、饥饿、病毒、污染还是非法移民,好像拍了这些苦难就更容易获得评审的青睐。(虽然近年来荷赛做了些许改善,更多的非苦难的照片出现在获奖作品中,但是看来好像收效甚微)
太多的作品都在宣扬暴力,都在刻意的煽情,很少能看到这个世间的美好。
「英国摄影杂志」也为此发表了一篇名为「荷赛:苦难色情」的文章来表达这一看法。在这篇文章中,荷赛评委沙利文说了一句话:我以前不知道有这么多死法!真叫人难以适应。人类如此相互残杀,简直不可思议!
这也是荷赛总是被批评的缘故,因为它总是在刻意对这个世界的苦难进行过度的煽情,而鲜少去关注美好的事情。
但对于记录下这一瞬间的摄影师而言,每一场苦难都是他们所亲眼面对的,他们想要记录下来,为这个世界敲响警钟。
可是对观看者而言,这种旁观苦难的过程是一种警醒,是为了收获教训,还是为了满足一种奇怪的邪淫趣味?恐怕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消费苦难」。
但任何一个摄影资料的目的,都不可避免的要涵盖一定数量的「论点」。可能是全人类的共识,也可能是摄影师的主观。
但「摄影图像归根结底并不属于自然世界:它是人类工业的一个产品,是一种假象。」(达弥施:《落差 经受摄影的考验》)苏珊桑塔格也认为照片不能做出任何说明,这些是文字要去做的工作。
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中他人正在经受的苦难,任何图像文字都是软弱无力的,它们或许可能会唤起我们的同情,却不能使我们感同身受。我们永远都无法理解受难者所经历的伤痛。
虽然如此,但是一张照片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或许就已经是它最大的功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