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具备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不喜与人交往。的确,如果社会交往的数量能够代替质量,那么,生活在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也就颇为值得的了。但遗憾的是,一百个傻瓜聚在一起,也仍然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的人。
2、我们可以发现: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3、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入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
4、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 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
5、正如人们对生命的爱其实只是对死亡的恐惧一样,人们对社会交往的渴望归根到底也不是一种直接的渴望。它并不是基于对社会人群的喜爱,而是出自于对孤独的恐惧。
6、人们需要外在的活动是因为他们没有内在的活动。一旦他们有了内在的活动,那外在的活动就成了一种麻烦,很多时候的确就是某种可恨的骚扰和负担。
7、青年人首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1、伏尔泰曾经相当美妙地说过 :一个人如果没有他那种年龄的神韵,那他也就会有他那种年龄特定的种种不幸。
2、一个人的性格看上去会跟他的某一个人生的阶段特别和谐一致。这样,到了那一特定的人生阶段,这个人就显示出他最好的面貌。某些人在少年时代招人喜爱,但这种情况随着时间消逝而去;一些人在中年段特别活跃、能干,但到了老年以后, 却变得一无是处;也有不少人到了老年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他们既温和又宽容。
3、在童年时期我们就已经打下深刻的或者肤浅的世界观的坚实基础。我们的世界观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得到拓展和完善,但在本质上却是不会改变的了。
4、从年轻的角度看视生活,生活就是漫长无尽的将来;但从老年的角度观察,生活则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过去。
5、在青年时期,我们的直观占据上风,但在老年期,思想却把牢了统冶的地位。因此,前者是创作诗歌的时期,而后者却是进行哲学思考的时候 。
6、人们还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生前四十年提供了正文,而随后三十年则提供了对这正文的注释。后者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正文的真正含意及其个中相互的关联,并揭示出它包含的道德教训和其他多种微妙之处。
7、真正说来,人的一生既说不上漫长,也难称得上短暂,毕竟人的生命从根本上而言只是我们衡量其他时间长度的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