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肠有热#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痔)。
——《素问·气厥论》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为腹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或为淋闷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脓血;有热者,必痔。
——《金匮要略》条目3.93
《素问·气厥论》把痔疮称之为「沉(痔)」,其实《素问》的很多版本里都没有这个「痔」字,如果从《四圣心源》考起,参看《金匮要略》,那么把这里补成:「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痔」是比较妥当的。
对于痔疮,古中医认为是因为小肠有热,小肠把热送到大肠,大肠没地方送了,这股热气就囤积在魄门形成痔疮。
再往上一层,小肠的热从哪里来的呢?
很大的可能是暴饮暴食耶,油腻厚味加上以酒为浆,作孽喔。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素问·生气通天论》
黄元御对「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还有发挥,他认为最根本还是脾胃不运化,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这样就引起肝气不升肺气不降……身体卡住了,就没办法做完美的五行循环:心的热给不到脾,就往「表」给,传到小肠,小肠没有「表」了,就往下传,传给大肠,大肠后面没有东西接力了,这股热气就积聚在魄门,像一颗不定时炸弹……「编者按: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所以黄元御就写了「茯苓石脂汤」这个方子。
如果肛热就加黄连4克。
这个方子处理痔疮脱垂效果很好哟。
如果是痔疮大爆发,出血了怎么办呢?
张仲景给了一个治疗便血的「黄土汤」。
下面的药材加水1.4L煮到600ml,倒出药液后加阿胶烊化,早中晚饭后各服200ml。
其中的「灶中黄土」就是乡下土灶中间那些被烧了好几年的灶心土,灶心土既能止血,还可以把心火传热给脾,把热气固护在身体脾土这里,这样脾气运转起来了,痔疮就能好。
肝胆湿热#
还有一路的大肠热,是肝胆湿热下注大肠。
这种病症表现为大便臭臭的,先稀后硬,拉完之后还感觉不干净不清爽,魄门那里会有下坠感。
如果去医院检查会说下腹腔细菌原虫感染什么的。
这时候可以用「白头翁汤」清肝胆湿热,后面再用「黄土汤」或者「茯苓石脂汤」处理成形的痔疮。
喝酒爆痔#
如果是喝白酒引起的痔疮爆发,还可以先吃「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解酒毒,清肠胃热。
先煎葛根20分钟,然后加1L水加其他药材煮到600ml,早中晚饭后各服200ml。
这样分析下来,预防痔疮最主要的是饮食有节,别把脾胃给伤到了,还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搞得肝郁,因为肝容易克脾。平时可以吃些健脾的小药丸,比如「参苓白术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