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经典国学与传统文化道学•国学•养生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道德经》第54章学习感悟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道德经》第54章学习感悟

作者: 姝写光影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12:07 被阅读590次
摄   影  @  张  慧  姝  

跟杨鹏老师学《道德经》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杨鹏校订本)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所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文:张慧姝

在《跟杨鹏老师一字一句学道德经40课》上,杨老师讲到“善建者不拔”时,提到了建行,从此,我对建设银行有了一种特殊的好感。这些天,在安装建行个人网上银行的时候,注意到了以下这个画面,特意截图下来。“善建者行”,可以有多种理解:善于建设者,很棒;善于建设者,是勇于去践行的人;善于建设者,才能行得稳,走得远。“成其久远”是“子孙以祭祀不绝”的白话文版表述。

回到“善建者不拔”,善于建设者,不可拔除。建高楼大厦,建银行账号,建家立业,建个体生命,老子本章中,“建”的对象究竟是什么?看得见的事物必将朽坏,无论高楼、功业、桂冠、名位,都会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中撵过而不至留存,“建”什么才能“不拔”、“成其久远”、“子孙以祭祀不绝”?怎样“建”才算是“善建”?老子在其后都给出了答案。

01   怎样“建”才算是“善建”?

“善抱者”才是“善建者”。抱,就是抱“一”,《道德经》39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抱住“一”,天因此而清静,地因此而安宁,众神因此而灵验,浴因此而充盈满水,侯王因此而让天下归正。这个“一”,就是天道,就是万事万物背后看不见的主宰,创生滋养万物的秩序和力量。

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在好学方面非常自信,他曾说,在十户人家的范围内,找不到一个人和他一样好学。(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但是,他又提醒他的学生,他的博学广闻,并非是因为好学,而是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原则。(《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抱住了一以贯之的原则,心中有“天生德于予”的确定性,让他能够在颠沛困顿中矢志不渝,坚守自己的天命,成为一个照亮世人的大生命。

抱住“一”者,就是抱住了生命的原则,抱住了精神的辎重,稳固了人生的根基,心中有了确定性之光。抱守住“一”,抱守住这个贯穿始终的原则,就是以创造与服务生命为核心的原则,终生不离,将帮助建设者在面对现实的种种困惑与不确定时,不至于迷失、动摇或停滞不前。

02   “建”什么才能“不拔”?

“建”的对象是“德”,建德就是修德,或说修身。孔子说:“修已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德,是敬天、敬人、敬事的开始。修德是建立自我与为人处世的出发点。

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的原则一以贯之来修德,从不同的空间范围来看,贯彻到个人身上,让一个人趋向本真完善;贯彻到一个家庭或家族中,让一个家庭或家族荫余兴旺;贯彻到一个乡,则民风淳朴;贯彻到一个邦国,则国泰民安;贯彻到天下,则德广博而丰厚;从时间范围来看,就会代代绵延,成其久远,子孙以祭祀不绝。

03   修自己,观他人

杨鹏老师说:所谓“修德”,是在“共情”基础上,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约束自己不压制别人。这是强调上天之道的普遍性,强调人性的同质性,强调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对他乡他邦他国的共情能力。(共情的能力|杨鹏讲《道德经》54章

在“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这句话的每个小句中,都有一个“观”字,“观”的反复出现,“观”的重要性被指数级放大。

“观”,是观察、认识、理解、共情,而不是去改变、指责与评价。在《禅者的初心》这本书中,作者铃木俊隆这样写到:“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话,也就不可能让任何东西恰如其分。” 这段话提醒我们注意到我们往往不自知却自动化执行的思维及行为。“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强调的是“观”,还有由内而外的顺序,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每个人都并非那么与众不同,个性也并非那么密不透风。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这句话的立足点是人性的相通性。观察、认识、理解他人,是与人合作的基础,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指责、评价他人,甚或想去改变他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强化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本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放大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匮乏。《圣经·罗马书6:37》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被饶恕。”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 修德是修自己、约束自己,而不是修他人。用“观”来代替指责与评价,在“观”中建立与他人的共情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作共处、相依相存。

相关文章

  •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7个笔记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 善建者不拔[1], 善抱[2]者不脱, ...

  • 跟《道德经》学生活(54)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原文: 善建者不拔[1], 善抱[2]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3]。 修之于身,...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德经·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苏辙:世岂有建而不拔,抱而不脱者乎?惟圣人知性之...

  • 道德经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善建者不拔[1], 善抱[2]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3]。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 老子箴言(六)

    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2、致虚极,守静笃。 ...

  • 德经 五十四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善建者不拔[1],善抱[2]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

  • 道德经(54)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

  • 49章 治国平天下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子孙祭祀不辍。 善建者:善于建功立业的人。拔:超出、高出。“善建者不拔”,是说一个善于...

  • 道德经解读:我怎么知道天下的情况呢?就是用这种道理

    老子曰:“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出自《道德经》第54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

  • 2022年第232天

    运动日常: 英语学习日常: 练字日常: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道德经》第54章学习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rj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