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经历了一场久违的考试。
年前单位的一场裁员风波让人颇有危机感。不禁开始仔细思考,我还可以干什么?跟发小聊天,谈及此,她说我觉得你适合做老师。去考个证吧。
心念一动就开始了解,报名。
正式的学习差不多年后开始。离考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考试地点在中央民族大学。上午下午各一科,每科俩小时。
经过了奋笔疾书的四个小时,结果就是晚上右边胳膊开始无预期的酸疼。如此高强度的用笔书写时光已经太久远了。
考前没有完整做下来过一套题,只看做选择,简单材料作文光想和看。
而恰恰后面的题都是实实在在需要时间,还有体力的。
忽然更理解了高考前各种模拟训练的重要性。
考试中,精力高度集中,大脑飞转,迅速提取整合知识。很多内容来不及细细思索,多依赖本能反应。
这时候练习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练习会让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可以随时为自己所用,所谓得心应手。
科目一总得来说比较有把握。作文有些遗憾。蒲松龄的事例换成徐霞客的更切题啊! 还死活想不起蒲老先生书房对联的最后一句! 而过后又都轻飘飘的在脑海闪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科二记忆性内容较多,特别是简答。而记忆力正是30+二胎老阿姨的硬伤。
考前一晚外面待了近仨小时做题复习,前一个小时又把老师总结的重点捋过一遍。看到考题还是蒙了圈。
运气好才有过的可能。
你以为你会了,真的会了么?
考试可以告诉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6688/9808efaf1d0e316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