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医西医,甚至东西方文化,千百年来,兄弟阋墙,相互拆台,相互攻讦,屡见不鲜。整个近代史,便是东方文化包括中医的屈辱史。由于西医或西方文化偏于强势,中医包括整个东方文化都很受质疑与排挤。毕竟谁的拳头大谁说话有力量嘛,任何一个领域都是落后便挨打。中国国势低迷,导致西方文化包括西医的崛起,占有制空权的西医一度按着中医的头往死里揍。包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鲁迅先生也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东方文化表示鄙弃,语气之强势达到不踩死你不罢休的程度。
读过有关鲁迅先生一些著作的都知道,鲁迅先生读私塾期间,便因为父亲的病,天天奔走于当铺与药铺之间,但是,纵然如此上心,还是没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这场变故给鲁迅留下了终身的阴影,也给了鲁迅攻击中医的口实。中医误人,成了鲁迅颠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利刃。其实,扪心自问,说中医误人,不如说庸医误人,无论中医、西医,都客观存在庸医。说中医吃人,西医未尝绿色纯天然无公害。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发表博文:《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引起很大震动,根据他的研究调查,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住院多名医生会诊检查,误诊率则有望降低到30%。
廖新波认为:只要是医生,没有不误诊的。比之于中国,西医本家的欧美的误诊率则更高,美国是40%,英国是50%左右。
中国的医生误诊率比欧美还低,不是因为中国的医学比欧美医学先进,而是因为中国有中医,在中西医结合的联合会诊下,误诊率降低到仅有30%。所以尽管中国的医学整体落后于欧美,但是误诊率却远低于欧美。
以上廖副厅长的话来自互联网,是否属实,我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就我们庸常人等的常识与经验,感觉这样的结论是颇为可信的,甚至根本不需要专业人士的权威论述。廖新波的观点是参照了相关数据的,从数据到结论,便更有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在西医的打压下,在中西方内外夹击下,中医非但没有消亡,反而越战越勇,目下其光辉不仅辉耀华夏,更是隔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不仅东南亚,甚至欧美西方国家都对中医青睐有加,研究中医的机构层出不穷,新颖的中药和中医疗法也推陈出新,大有光大之势。
为什么伟大睿智如鲁迅者,也对中医作了误判?因为父亲的死亡让他产生了偏见,这种偏见便是“认知茧房”,因为一种固执,他作茧自缚刚愎自用了。
对于普罗大众,都存在这种“认知茧房”。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认知茧房呢?这跟他的身份密切相关。还拿鲁迅说事儿,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是勿庸置疑的。他是伟大的“五四”运动的旗手,“五四”最伟大的意义在于扬弃了“失败的”东方文化的糟粕,引进了“胜利的”西方文化的精华。只是引进精华,难免泥沙俱下;抛弃糟粕,也难免将婴儿与洗澡水一齐倒掉。鲁迅彼时的身份是革命家,是传统文化的颠覆者,是新文化的译介者和传播者,这样的身份决定了他必须“崇洋媚外”,因为在我们中国,姿态不做到极致,往往达不到希望的效果,为此常常不惜矫枉过正殃及无辜。甚至不惜抽掉其脚下立身的舱板——中国传统文化。鲁迅再如何颠覆中国传统文化,但他毕竟是喝着中国文化的奶水长大,读他的文字,我们时时可以感受到浸润过中国文化的根底。但是,他的身份认同感,使他全力围剿起自己的母文化。这就是鲁迅“认知茧房”的所由来。
那么从专业角度观照,西医对中医的围剿是不是因了这“认知茧房”?同样如此。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人治”的,过于玄乎,跟老子谈道一般;而西医的诊断则是“眼见为实”,看得见的病症,看得见的诊断,一目了然明明白白。就好像儒家的对社会的条分缕析和积极介入。儒家之所以为统治者所青睐,无非是清晰易行,西医之所以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同样也是清晰易行。这是表相。中西医的本质区别在哪?引用网上的一段论述:
中西医的区别在于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把人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始终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有机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本身有自我防御、自我修复功能。因此,中医的主要工作,就是激发生命体的潜在能量,发挥人体自身力量来治疗疾病。而西医则把每一个病症看成具体而微的,仔细研究每一个病症的特点,并针对病因进行直接治疗。
西医认为中医治病等同于猜谜语,治对了,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却因了自己的诊疗理念和手段而无视中医的宏观视野、整体观念以及对生命体自身的尊重。这就是西医囿于身份的“认知茧房”。中医有没有认知茧房呢?当然也有。中医对西医最大的攻击有两,一是理念上的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化学药剂的负作用,医一病又得一病,病因治病。这时,中医则无视了西医的分析的精准的疗法,这便是中医的“认知茧房”。目前比较热门的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很是一种各自突破认知茧房的好策略。
对,可以说,谁也无法摆脱“认知茧房”的宿命。其实我是不相信宿命的,但是,“认知茧房”的确如一个宿命一般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顶。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职业,也各有各的身份;各有各的关系网,也各有各的身份。但有一种身份是人人具有的,那就是消费者。作为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眼花缭乱是正常,挑花了眼更是家常。如果没有一定的偏见,还真没法挑合适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认知茧房,还真没法心安理得地面对自己的选择。比如线上线下辩论得最火也最持久的iphone和安卓手机,包括价格高昂与价格低廉的手机孰优孰劣的问题。向来是,各执一端,几乎谁也说服不了谁。虽说存在便是合理这种话过于中庸,但是,他们的存在的确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对方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苹果手机的稳定性和速度;比如安卓手机的兼容性能高;比如高价手机的质地;比如低价手机的性价比……等等等等。而执一不知二的朋友便很是被“认知茧房”所困扰。突破了认知茧房,这手机界的经典争端便可以一笑了之了。包括我们生活中的诸多争执与争端,缘起不一,但根子都一样,各自的认知茧房在作祟。
别说普罗大众有认知茧房,便是被目为伟人,被目为领袖的人物,同样摆脱不了“认知茧房”的束缚。
秦始皇,他的一统华夏,有其偶然的成分,但必然的成分更多,包括他的二世而亡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羸政,他的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筑贯通全国的驰道……无一不显示了他超前的治世经邦的理念。便是这样被高祖誉为“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也因为他的“认知茧房”而二世而亡。后世总结秦皇败亡之因时说:攻守之术异,而秦皇却用取天下的办法治理天下,哪有不失败的呢!古人也说:汉祚绵长,必有其因。什么“因”呢?他懂得民心向背是其成败的关键,战争年代,他懂得号召老百姓为了自己的安定而起而争之;和平年代,他懂得顺遂民心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汉初休养生息60年,换来了汉朝四百年的长治久安。秦皇不懂吗?未必!只是,他被一统天下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被一群阿谀的奴才所蒙蔽。秦民的呼声秦皇听不到了!他的身份是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怎么可以让小民的嘈杂污染了“圣聪”?作为宰相的李斯可以在驱逐令下达后,可以上书《谏逐客书》,小民纵然可以上书,也无法到达天听,早被下面的一帮乱臣贼子或担心扰乱圣听的忠臣顺民所截获。只有让臣子安心,让皇帝欢心的上书才有到达御案之上的可能。皇帝有皇帝的无所不能,但皇帝也有皇帝的有所不能。这就是作为皇帝这个身份的“认知茧房”。
不唯帝王将相,便是各个领域的管理、领袖或专家,他们也会因为种种客观的主观的因素而深陷“认知茧房”,作茧自缚,终身难不惑。
如何突破“认知茧房”,提升自己的认知视野和人生高度呢?
第一,保持对他人、对新鲜事物或陌生领域的敬意,不轻易否认或评判自己不熟悉的人或事物或领域。成了专家便自以为一通百通,或成了领导便自以为同时成了专家。这样的自负,在我们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是屡见不鲜。
第二,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而且必须善于跨领域学习。人类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新事物、新发明,甚至新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大学的教材出版之日可能便是落后之时。凭借我们个体的精力与能力早已无法应付如此庞大的知识库与更新速度,如果我们再不持续地学习,落后是分分钟的事儿。而且学习切不可囿于自己的科目或领域,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才能优化我们的认知结构,才能激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突破“认知茧房”。
第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个人。游学天下,广交朋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每一段路,可能便是一扇窗;每一个朋友,可能便是一段路。对新事物的认识,对新发明的认可,包括新思路、新发明的诞生,往往只是来自一席浅酌深谈。“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不只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境界。
总之,拥有婴儿般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我们便会永久性地保持吞噬桑叶的状态,作茧自缚是成年的世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