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有平分秋色之美、昼夜时间对等、气温骤然下降等特点,同时秋分还是传统的"祭月节","秋夕祭月"逐而演变中秋之节 。2018年,国务院还同意将每年秋分之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真是让农民大哥一下子进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美好愿景里。
说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不得不说辛弃疾牛逼,辛弃疾的别号叫“稼轩”,取“农耕种庄稼”之意,他常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他特别注重农村农业发展,关注农业,关心农事,关爱农民,即便是革职赋闲靠边站,心里装的还是咱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当稻谷扬花时节从田间小路经过,看见田野里稻花飘香,沁人心脾,听到蛙声一片,热闹非凡,似乎这些“蛙们”正叽里呱啦地谈论着丰收的年景。某夜时节,辛弃疾和朋友喝完酒回家,夜行在黄沙道上,月光融融,明月当空,惊鹊高飞,清风徐来,夜蝉低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抬头看看天,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好像饮酒辄醉微醺,找不到回家的路,突然间峰回路转,路转溪桥忽见,惊喜到为眼前听到看到的这番景象而倍感欢喜鼓舞,高兴释怀,回屋尽快写下这千载绝唱《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外天,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我们说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辛词“奋发激越”“悲歌慷慨”,但这首《西江月》一反常态,描写江西上饶田园风光,宁静安详,淳朴自然。足见像苏轼、辛弃疾他们这样的伟人,在被贬谪、被边缘化的环境里,意志未能消沉,仍有积极阳光心态,能看到周遭事物的美好,始终充满积极进取之心,不虚度、不抱怨、不消沉,仍然努力奋进,畅想美好之未来。
人生在勤,做人做学问,当学豪放派苏、辛二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通向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只是看看你能不能坚持到最后,还保持奋斗的姿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