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产品是从零到一,那么运营就是为产品传递价值,并使产品与用户之间发生良性的紧密关联而做的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手段。
产品与用户间的关系类型决定了运营工作的复杂性和运营手段,因此运营的工作职能也是非标准化的。
传统行业中,运营工作通常包括了市场和销售,他们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相对固定;而互联网行业中的运营工作是始终贯穿于用户和产品之间,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具体工作涉及用户获取及用户维系,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运营手段进行调节。
早期互联网公司的运营职能分工并不明确,通常是以结果为导向,为了达到用户获取和用户维系的目的,所设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界定都是模糊且不明确的。
而一家成熟互联网公司运营的职业分工从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方面就趋于完善。由于其业务模式不再是偶发的,而是逐渐成熟和稳定发展,因此运营部会设立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渠道推广运营,以及新媒体运营、社区运营、产品运营等独立的运营团队。其中,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三大运营模块对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适用的。
互联网运营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和成长路径各不相同,从一个运营小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型运营人才,需要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就包括了通用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高级软技能。
其中通用能力包括一个人的执行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办公软件使用能力、逻辑思考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它是作为一个运营人的最基本素质。
而随着工作经历的累积以及持续的学习,可以在专业知识、技能以及高阶软技能等方面持续加码,比如对各类产品形态的认知理解,对运营模块和职能分工的认知、对文案撰写提炼整合、对数据的分析和梳理、沟通谈判能力、营销推广能力等等,通过这些能力技能的储备和掌握,使自己向全能型运营人才方向发展。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及经验程度,一个运营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P1新人级、P2成长级、P3骨干级、P4专家级、P5高级专家级。
P1新人级往往是刚入行的从业人员,具备一些基本的工作能力,在经验、统筹规划能力、执行力、逻辑分析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
P2成长级运营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信息采集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对业务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还需要加强。
P3骨干级运营人对产品和用户关系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够独立带领团队完成工作,同时也具备了某几项比较专精的业务能力,此阶段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产品及业务进行全局分析和把控,继续提升专精程度和领导力。
P4专家级运营人已经具备了非常丰富的运营经验,工作内容已经不限于对运营工作执行及人员的管理方面,更多的开始关注对策略对制定及业务的梳理整合。
P5高级专家级已经处在运营岗位金字塔顶端,能够对各类型业务、产品和用户有全局性的把握和理解,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策略。
以上就是我借由三节课的P1运营课程所学,对互联网运营及其职业分工、成长路径的理解和总结。作为互联网运营人无论在哪种职业分工的道路上,都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因为做好运营工作既要对整体运营策略和方向有一个全局把控,也需要对具体事务进行拆解分析、落地执行,其中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缺一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