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我是宅通修创始人李华,也是炮哥有约的创始会员。很高兴得到秒换网CEO炮哥的邀请,让我在炮哥有约社群做演讲分享。
首先说下宅通修是做什么的呢?从字面上来理解,“宅”就是家庭,“通”就是所有,“修”就是维修。合在一起就是说,家里的东西通通维修,这是一个互联网的家庭维修项目。
今天的分享我主要想聊聊宅通修运营模式、我对家庭维修行业的理解以及我运作这个项目的心路历程。
我在这十年的时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从事和家庭维修相关的工作,懂水电维修相关的业务,也有为客户做维修服务的经历。对行业有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也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对行业有相当深度的了解。
家庭维修行业存在很多痛点:其一就是维修师傅经常做不到守时,在专业技术方面匮乏,服务意识差,要价随意。其二就是维修师傅的信息散乱,客户找维修师傅难,找到专业对口、技术好的就更难。第三就是维修师傅在经营自己业务当中的宣传成本过高。总之小、乱、差,不规范,这是这个行业的整体状况。
我在从事维修行业的过程中,总是想着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这些问题有所改善。琢磨了五年之久,真正拿出行动去做是在2012年,在2012年下半年我成立了一家公司,想以公司品牌加盟的方式去运作。当时也注册了商标,制作了工作服啊,工具包啊,统一的收款收据等等,想用这种方式对行业的诸多问题有所改善。
但在实际运作中发现同样是松散的,很难管控,最终掌握权还是在维修师傅手中。还有盈利模式也不是很清晰,后来我就想到用互联网的方式来管控,这样会不会好些呢?毕竟维修师傅的业务流程在网上都能看到,数据信息展示的也比较全面,于是就诞生了一个品旭网,是当时我做这个行业的最初的形式。
网站主要是这样来运作:我们把维修师傅注册到网上,是PC端网站,维修师傅在上面进行他们的业务。平台主要盈利方式就是卖相关的材料和做一些大客户的业务(工厂、事业单位等),我们自己运营这些大客户业务。
因为有了平台的管控,看上去好像也还不错,但是客户跟师傅之间的联系我们还是掌握不了的,客户也不会在电脑上面走流程去跟维修师傅联系,当然维修师傅也不可能在网上等客户下单,毕竟这样耗费的人力精力太大了。
整个事情折腾了一年多,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我认为只要我们坚持做,事情就会变得容易,不是说事情真的容易了,而是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经验,经验丰富了,流程合理了,事情自然就会变得容易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我就用这个项目结合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来建立平台,我就把当下的业务转到了移动端,在去年的五月份,我们创建了宅通修。
以上是我创立宅通修的一些经历,那我对结合互联网运作的家庭维修又是如何理解的呢?首先,我认为不管什么模式,要有助于解决行业问题,这也是我做这件事情的核心目的,这个一定要放首位;其次,我们所制订的规则、价格及盈利模式是否能够很好掌控;再就是长远的盈利模式和发展规划,是否很清晰。
在我实践运作中,我就分析了以下情况是不可取的:首先,采用收取维修师傅交易额的百分比来盈利;第二,统一规定价格;第三,用滴滴打车的下单接单的模式来运营。这些套路是不符合我们这个行业特性的。
下面我就来逐一分析为什么这三种方式不可取。
首先,举个例子,维修师傅在客户家里做了一百块钱的业务,要给平台十块钱或者二十块钱。实际上这个十块钱或是二十快钱,平台方是掌控不了的。主要原因是服务的价格平台控制不了,因为这个订单最终成交多少钱,那是维修师傅和顾客说了算,他甚至可以说这个订单没有成交。另外,不单有这些问题,而且还会出现连带的问题。比如维修师傅跳单,或者顾客下次不通过平台直接对接维修师傅等等。
那为什么说统一制定价格这一点也行不通呢?我们知道,家庭维修的业务种类繁多,非常复杂,不容易标准化。我们就用修水龙头来说,我们至少可以列出几十种不同的情况,例如单冷龙头、洗衣机龙头、冷热水龙头、面盆、菜盆,而且损坏的程度也不相同,不同情况对应的维修工时也不相同,自然就会导致维修价格不一样。所以说,我们所制定的价格往往到了客户家里,就成为无效的东西了,最终得由顾客和师傅根据实际情况商谈来确定价格的,所以说我们规定价格看上去是挺好的,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意义。
另外规定价格还可能引发纠纷,顾客会说平台上明明是这个价格,怎么现在加价了啊,怎么价格又不一样了啊,会导致顾客对平台的信任度降低,也不利于维修师傅开展业务。
参照滴滴打车模式来运营,我认为这样是行不通的。打车出行和家庭维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行业特性也是完全不同的。有经验的人知道,打车主要是要快,价格也好规定,就是你赶快来,带我到那里,最后多少钱就行了。滴滴打车软件能满足顾客的这些需求,效率也会有所提高,但是家庭维修概念就不一样了。首先,绝大部分的顾客不会要求维修师傅马上上门服务,可以预约时间;其次,价格是需要顾客和维修师傅商谈才能确定的,维修服务的种类也很繁多,鉴于行业这些情况,所以说采用滴滴打车模式运作不可取。
上面是我对家庭维修行业的理解,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宅通修的运营模式。任何商业模式要有助于解决行业痛点的问题,这是行业的目的,也是重点,要放在首位。行业痛点的问题,因为上面讲过了,这边就不重复了。之所以要加上互联网,是因为要结合互联网技术来更好的解决行业痛点的目的,使之更高效的运作,快速的复制、扩张。
宅通修的运行模式主要分4个板块。第一个是维修下单,第二个是找师傅,今天重点我们分析一下找师傅这个版块。
我们打造的是维修师傅和顾客之间自由交易的平台,就是顾客在这个平台找到师傅,和师傅直接对接完成维修业务。平台在这个基础上来制定规则,监控、管理。如果我们平台采用的一些规则和制度都有助于维修师傅业务的扩展,有助于他们成交业务,赚更多钱,那么更多维修师傅就会入驻到我们平台。
另外有一点,如果有些顾客找到我们平台上的师傅,但是他不走平台的流程,直接跟师傅交接业务,那这种流程之外的业务我们又如何去监控管理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促进顾客自觉自愿走平台流程完成业务,再采取措施监管,那我们解决行业痛点的问题就有可能做到了。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那这个项目的价值就非常大了。等到平台渐渐做大了以后,基于平台能给维修师傅带来的业务,我们每月收五十元的加盟信息费,我想这个也是可以的,维修师傅也是能够接受的,这也是平台的一种盈利模式。
说到盈利,也就延伸到我们平台另外两个版块,就是我们的大客户和材料商城,大客户业务包含维修包年、家具家电、建材售后、智能家居、简易装饰房屋出新等,这个就是我们这个平台结合起来的几个方面,都是我们平台自己运营的,也能够很好的去管控。如果要讲解这两块里面的详细内容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不一一分析了。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我这个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前景。维修行业是生活刚需,东西坏了一定要修的,对吧?而且还是上门刚需,就是必须上门完成,上门服务也是o2o里面最火的一块,而且市场上也不会饱和,因为我们这属于消耗品,不是耐用品。
如果今年有了一千亿的市场,明年还有,以后每年都有,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会若有增长,不会饱和。市场规模我们也测算了一下,家庭维修,家具、家电、建材售后,智能家具,材料商城,这每一项的规模都是在千亿以上,总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
战术的勤奋掩盖不了战略的懒惰。我认为做的对永远比做的快重要。往往我们用了正确的方法,然后发现我们做的事情本身就是问题,是错的。有时候我们总是忙着去做一些事情,却没有停下来分析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只有方向正确,事情本身才会正确,那我们经常所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才有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再次感谢炮哥的邀请,感谢大家的聆听,也希望大家对我们的项目多多提建议,祝大家晚安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