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马丁的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更加充满憧憬,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像马丁一样在成人中开设乐观课试试?
今年过完年好几个单位邀请我讲幸福课,觉得现在工作压力太大,大家普遍不够幸福,希望给大家减减压。在不同单位授课的过程中,我也从课堂互动、教学组织等因素中看到了学员精神状态的差异。如果继续和部分学员深聊,会发现悲观解释风格的大量存在。一节课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但如果是连续两天或者四天的练习呢?我想是可以初步改变人的解释风格,再加上连续的练习,完全可以使一个人从悲观主义者变为乐观主义者,塞里格曼的大量实验已经证明了。
塞里格曼的研究还证明了,母亲的解释风格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希望孩子乐观生活,自己更应该先学会乐观生活。
想到这里,更觉乐观课的研发必要而重要。然而把一个想法变为现实,把理论变成实践,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愿我们在思想碰撞中、在不懈坚持中心想事成,让更多人习得性乐观,收获属于他们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