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力量从哪里来》

读《力量从哪里来》

作者: 馨韵珍Jany | 来源:发表于2023-08-23 21:59 被阅读0次

1.如果申请职位,一个30%的录取率,一个1%的录取率,你会怎么选择?其实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你能做到的最好程度,那不管在哪里,你都可能是1%,那些百分比是前人的果,不是你未来发展的因。

2.五六个人原则,就是不管你在什么环境——学校、职场、家庭,你周围的五六个人构成的微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宏观环境。所以我们要重视、挑选和管理的,是这“五六个人”。

3.该做的事要做,但是结果只有在该来的时候才会来,不会早到,也不会迟到。我们那些急切的心情都是内心戏,是和时间赛跑产生的故事,和时间本身没有关系。

4.我没时间做,真的吗?“Your activities will expand to fill the time you have.”(你的活动永远会膨胀,直到占满你所有的时间。)

5.怎么确定自己内心最重要的事?

我的方法是经常问自己如下两类问题。

如果生命还有六个月……

如果生命还有六个月,你还会做正在做的事情吗?

如果这个时限是一年呢?如果是五年呢?

如果不会做正在做的事,那你会做什么?你为什么现在没有做那些事?

你说的这些原因真的是阻碍吗?

6.时间管理的底层其实是如何做选择。每一个小选择串起来就是我们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和它们的结果串联的。

7.有效能、会选择、有意义,其实还是不够,人的终极幸福是真正的快乐和内心平静。如果没有这些,那所有的成功都只是表面的。人生达到深层快乐的唯一路径,就是真正认知自我,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由分离到合一。其实人生的终极命题,无外乎成为一个完整、自洽的“我”。

8.没有所谓最好的时间、最好的选择。这是一个站在岔路口的局外人问的问题,似乎要面前的路来回答它们哪一条更好。但这时候的“路”并不存在,我们在人生中走过每个阶段留下的样子才是路。在走之前,唯一存在的是未知和可能性。如果是我们自己做出选择并全情投入,它就可以是最好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并不取决于“路”,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投入和态度。

9.真正的创造者就像海里的冲浪高手,接纳海浪之后才可能会冲浪,而不是抱怨为什么浪这么大。一旦学会冲浪,你可能希望浪越大越好,因为你在接纳之后已经允许自己和海浪融为一体了。

10.我不是说什么事情都要在当下这一刻去做,而是用这个问题击碎我们的很多假设,让我们从头脑编织的故事里抽离,进入当下的真实存在。因为只有当下是真实存在的,过去和未来都不是,都是“故事”而已。

11.其实自卑也好,自负也好,根本上是同一个问题,是自我迷失。你没有了根基,一会儿和这个比,一会儿又和那个比,对自己的定义根据外界的东西变化,两个定义又互相矛盾,所以你会迷失。我们产生的很多纠结、困扰都与此有关。

12.“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13.记得有一次,我和教练通话,倾诉这种种困难。他说:一诺,我不能帮你做具体的事情,但你闭上眼睛想想,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我当时闭上眼睛,脑海中出现了美丽的校舍、面带微笑的老师们,以及在绿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

14.真正的力量是自己的真实生命被唤醒的力量。其实生活一直是这样的,在我们做成的每一件事背后,是十件、百件没做成的事,但只要方向是对的,面对恐惧,坚持前行,人生中的这些灰暗时刻,终究会变成希望的光亮。

15.“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我们大部分的人生都在被恐惧追着跑。那恐惧像一个巨大黑影跟在我们身后,我们要不停地跑,想甩掉它,但却发现永远甩不掉。

为什么甩不掉?

因为这个黑影是我们内心构建的幻想。出路只有一个,便是转身面对,一旦面对,就会发现其实那里什么都没有,原本的黑影灰飞烟灭、瞬间消散,留下一片灿烂阳光。

了解自我是一段无尽旅程,不管现在在哪儿,有多少次反复,也要坚信你正在走向开悟和幸福。

给予越多,得到越多

有时候,光对话还不够,因为很多困境对应的是内在隐藏很深的伤痛。比如我们有严苛的自我评判,才会寻求外界认可。面对这些评判和伤痛,要“放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每个人都经历过各种“放不下”:放不下的人、放不下的事、放不下的痛苦。为什么放下这么难?因为它不是靠理智可以做的决定,内在自我和身体都需要看见、感受、释放,才有可能放下。

物理规律是给予越多,剩下越少。而人生的规律是,给予越多,收获越多。所以我们想收获什么,就要给予什么——如果想收获爱,就给予爱;不想有什么,就不要给予什么——不想被恨,就不要给予恨。

给予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不仅给予我的亲人、爱人,还给予遇到的所有的人,包括一面之交的人,甚至是你怨恨的、鄙夷的人。当我们能“无差别给予”的时候,我们就自由了。

疗愈伤痛的唯一路径,是感受它。伤痛是掩埋不了的,你以为遗忘了,但一句话就能勾起你最深的痛,直到你通过感受和面对走出伤痛,才能真正实现疗愈。感受的目的不是单纯体验痛苦,而是因为痛苦让我们看到自己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看到未被接纳的自己,进而自我接纳。因此,你在感到痛苦的时候,不要压抑,感受痛苦是走出痛苦的唯一路径。

台湾道禾书院的创始人曾国俊先生讲到教育时,说不必太在意校舍,因为教育有三个“老师”,第一等的老师是大自然,第二等的老师是经典,第三等的老师才是人师。

→ 第一个阶段,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是一个接受者、受害者。

→ 第二个阶段,事情为我而发生。所有发生皆有缘由,是为了让我看到不曾看到的东西,前往不曾去的地方。

→ 第三个阶段,事情发生了。事情发生了,和我无关,我是抽离的观察者。

→ 第四个阶段,事情经由我而发生。我是所有事情发生的通道。

16.—尝试画出你的四层“同心圆”。从最外面的标签层到批评家,再到伤害,最终尝试连接“真我”的存在。

发送关键词:时间、力量、来处、完美、我、向光

相关文章

  • 读《力量从哪里来》

    今天遇到有个书友私信留言,问我读完《力量从哪里来》觉得怎么样,于是我开始回过头思考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收获。 我觉...

  • 读《力量从哪里来》-0409

    关于时间 书里关于时间的描述有一段话很触动我:“你的活动永远会膨胀,直到占满你所有的时间”。时间是恒定不变的,人总...

  • 力量,从哪里来?

    一诺《通过教育创新推动教育公平》演讲全文: 大家好,今天的主题是光。我想光,给人方向,也给人力量,今天我想和大家分...

  • 力量从哪里来

    如果你和我一样,寻找着任何力量。你会发现,落日余晖,照亮世界。我和日光相视的时候,我的灵感突然乍现。自己眯着...

  • 力量从哪里来?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全球青年领袖”李一诺的演讲《力量从哪里来?》。一诺结合自身经历,总结了力量来自...

  • 力量从哪里来

    想要让自己或者我们的孩子活得丰盛自在,我们常常离不开这个词儿:力量!然而,力量从哪里来?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

  • 力量从哪里来?

    早晨我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力量从哪里来?三天前,我看到一个通知,是我们要评选省级骨干老师,第一心想的是去试一试,不...

  • 力量从哪里来?

    早晨我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力量从哪里来?三天前,我看到一个通知,是我们要评选省级骨干老师,第一心想的是去试一试,不...

  • 《力量从哪里来》

    一诺出了新书,在伦敦的我想读而不得,终于微信读书上架了,于是跟Yann约好同时翻开,读后一起讨论。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 力量从哪里来?

    昨天到今天早上花了4个小时读完《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 书名让我想弃书,但看评分很高,就随意看看吧。没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力量从哪里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fm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