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建党百年的辉煌时刻,在庆祝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赶考”不仅仅是赴一场如约而至的考试,更是一种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慨万千,如何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答好教育赶考路上新问卷,成了我永远的思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常有人说,教育工作者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不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如果教师心中没有注入鲜活的时代之水,是无法在教学中走近学生,感染学生,与学生内心同频共振。为了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我甚至还翻阅了一些心理学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些书籍给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读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让我明白教师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读于永正先生的《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静下心来把自己先变成一个孩子,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每个少年从教育者那儿得到‘活水’,他们的才干才能够发挥出来。没有‘活水’,素质就枯竭衰退。”虽然现在我在学生、家长、同事中已经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但为了孩子们源源不断的活水,我还要继续前行!
时光飞逝,转瞬间我在教育战线上已经度过十一个春秋。回首这些年的教学工作,各种滋味尽在其中。曾经作为一个追梦者,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切向往,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为人师的责任和担当,更感受到无私奉献的纯粹与快乐。为学生奉献一切,这是我做教师工作中信奉和遵循的准则。严在当严处,爱在细节中。我教七年级时,班里有一位姓黄的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好,我表扬了他,但全班同学似乎对此很有意见,这个小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位同学性格内向怪异,几乎不与人交往,内心郁闷,却找不到知心朋友倾诉,几乎自闭到将要辍学的地步。当我找他聊天时,他支支吾吾紧张得脸红通通的,甚至说不上一句完整的话。最后,我只好建议他把想说的话写给我看。接下来的事情出人意料,他经历的每一件事在他的笔下都变成了长篇大论,从此我才真正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我也用心给他回信,劝慰他,鼓励他,给他爱和关心。一段时间下来,他变得很爱和同学说话,同时也爱和老师交流,学习成绩也在慢慢提升。在班里,有些同学也用这种方式和我交流,有写家庭琐事的,有些学习烦恼的,有些同学之间相处的,有的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的等等。记得有位同学曾写过,老师感谢你这么理解我,愿意和我谈心,遇到你我真的很开心。这让我明白了只有真正为学生着想,关爱学生的老师才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一个细微的举动,换来了同学们的理解与信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爱才有信任的目光,有爱才有希望。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无数青少年的豪言状语震撼着我,他们的激情四射感染着我。11年的教育生涯,有过迷茫,有过抱怨,甚至也曾有过想要放弃。但在享受教育苦和乐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赶考路”,每一代人也都要走好自己的“赶考路”。
今天,作为教师的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处在伟大新时代中的我更应该在教育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努力拼搏,在教育的画卷上浓墨重彩,奉献自己的青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余生,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