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2-16

2020-12-16

作者: 蒋铭国江西乐平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23:24 被阅读0次

《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一课时《我们是未成年人》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8课第一部分,即第72至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特别保护的重要意义。

2.让学生了解成年之前各年龄节点的法律意义,教育学生依法行为,树立规则意识。

3.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学会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1.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会来自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关爱,理解专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意义。

2.树立和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

教学难点:

1.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的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几部重要法律文件。

2.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调查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的看法。

2.搜集课本上未涉及的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

3.调查祖父母、父母以及孩子自己对未成年人做家务的看法和平时做家务的现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抵达心田

二、设身处地,启人心智

(一)未成年“未”在何处

1.说一说:

⑴未成年人是指哪些人?(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⑵我国有多少未成年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

2.交流采访:

⑴交流课前调查:家长眼中的我们。(好奇心重、社会经验少……)

⑵交流课前调查:他人眼中的我们。(经不起批评、容易冲动……)

⑶我们眼中的未成年人。说说自己不够成熟的表现。

3.读一读:

(1)知识窗——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

(2)补充介绍搜集到的各国对成年年龄的规定。

【设计意图】通过年龄底限的设定,让学生明白“我们”是未成年人,从而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通过以“活动园”中家长关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的看法为引子,引导交流课前调查他人眼中的“我们”,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与成人相比较,未成年人具有的特殊之处”。通过“知识窗”的学习和学生课前资料的搜集,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

(二)“我要骑车”“年”几何

1.同桌交流: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成长来说,哪些年龄、哪些事情特别重要?

2.全班交流。

3.小组交流:说说哪些法律规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

4.议一议,“知识窗”中与我们今后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规定。

预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设计意图】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懂法、知法、守法,明确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三)做家务孰是孰非

1.学习小组“小小辩论会”:我们要不要做家务?你在家里做家务吗?

2.学习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3.演一演“活动园”中王阿姨与邻居刘律师的聊天情景。从律师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当家人今后再不允许你做家务时,你准备怎么对家人说?

4.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担负起哪些义务?

5.在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担负起哪些义务?

预设:文明城市创建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孝亲敬老,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让学生总结出作为家庭成员,应该尽到家庭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作为一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自己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社会公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孝亲敬老等方面,我们同样有自己应尽的义务。

三、思辨泽慧,润物无声

四、挑战自我,获在课外

我们应尽的义务——我的21天行动

我们是未成年人(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的空间应尽义务已尽义务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家庭中校园里社会上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我的21天行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学会负责任,督促学生在家庭中、校园里和社会上,尽到自己的义务。

附:板书设计

8我们受特殊保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2-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ha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