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收藏.听读
诺贝尔奖得主罗素:我们不幸福的根源是什么?

诺贝尔奖得主罗素:我们不幸福的根源是什么?

作者: 诸神的恩宠 | 来源:发表于2020-11-30 17:51 被阅读0次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罗素四十八岁时,写出了《幸福之路》。三十年后,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幸福之路》的序言里,罗素说,这本书里没有高深的哲理,没有艰涩的学问,书中的内容都是他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而这些东西,常会给他带来莫大的幸福感。因此,他很想把这些感悟分享出来,给大家一些启迪。

    幸福这个话题,是古往今来所有人都在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那么,怎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对此,我听过最经典的答案,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说法。他认为,人的幸福说到底就是身体无病痛,灵魂无困扰。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所以,身体无病痛这一条,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再看灵魂的无困扰,这一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然而,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实现。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客观地说,大部分人都过得不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在本书的第一章里,罗素就跟我们一起探讨了人不幸福的根源。

    第一章里,罗素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他们不那么全神贯注,就像那些不自己开车的人一样,他们就会流露出难以名状的厌烦和些许不满。”

    这段话很值得深思。生活中,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每天都被各种碎片化信息包围。而这些碎片化信息,常常分散我们的精力,干扰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

    同时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专注力,碎片化信息却严重破坏了我们的专注力。换句话说,当我们不能全神贯注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焦虑就产生了,人就不会幸福。

    罗素说这段话时,是在九十年前。而直到今天,这段话也依然适用。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心流理论”。这个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来的。

    所谓的心流,是指一个人完全沉浸于当下,心无旁骛地去做一件事情的心理状态。正在经历心流的人,内心一片宁静,他会忘记时间的流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即便发生八级地震,他也不会有任何感觉。此时,他心里会涌出巨大的幸福感。

    罗素所说的人不能全身心去做一件事,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其实正是从反面应证了心流理论。

    紧接着,罗素总结出人们生活不幸福的两大根源,一是社会制度,二是心理状态。而在他看来,后者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前者决定的。

    这段话很抽象,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和人之间会互相影响,由此会发生连锁反应。这个很好理解,比如说,前段时间上热搜的名媛拼团事件。那些所谓的名媛,表面看是爱慕虚荣,实际上反映了消费主义对普通人心灵的腐蚀。用拼团方式来享受奢侈服务,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里的具体反映。在很多人眼中,谁有钱谁就牛。这种畸形的价值观,会引发名媛拼团等各种奇葩现象。

    书中,罗素还通过深度自我解剖来跟大家分享,他是怎样从一个不快乐的人变成快乐的人的。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讲过,罗素两三岁时,父母就双亡了,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从小就比较悲观主义,性格比较自闭。

    那么,罗素是怎么从自闭状态走出来的呢?

    书中写道:“我有对自己的过错愚蠢和缺点进行反省的习惯,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可怜的怪人,渐渐地,我学会了不太在乎自己和自己的缺点,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放在外部事物上,比如世界形势知识的各个分支,以及我抱有好感的人。”

    可以看到,罗素在最痛苦的时候,开始关注自身以外的事物,最终他找到了人生方向,这也成了他的幸福之源。

    我们也可以把罗素的这段话延展一下。就是说,一个性格比较内向封闭的人,如果想要真正幸福,就一定要从自我的小世界走出来,去接触更广大、更真实的世界。这样一来,他才有可能从真实的世界中获得幸福。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我们脑子里所想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只有我们真正能触碰到的东西,才能让我们身心愉悦。

    打个比方,今天你特别想吃蛋糕,但光有这个想法,并不能让你快乐。它不仅没有办法快乐,还可能会让你因为吃不到蛋糕而倍感痛苦。但如果你想吃蛋糕的时候,立刻就行动起来,去买一块蛋糕,然后吃到嘴里。那么,在把蛋糕吃到嘴里那一刻,你就满足了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这种幸福感才是真真实实的。也就是说,很多东西不能光靠脑子空想,而是要去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

    随后,罗素又对“自我沉溺”这个话题进行深刻分析。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太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时,他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三类人。

    第一类是畏罪狂。所谓畏罪狂,是指不断悔恨自己所犯的过错,同时,又不断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第二类是自恋狂,第三类是自大狂。后面这两类人都比较容易理解,我就不解释了。

    现实生活中,这三类人无处不在。罗素认为,畏罪狂、自恋狂和自大狂的根源,都是因为这个人太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了,格局不够大。

    罗素认为,不快乐的人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在小时候被剥夺了一些正常需求的人。因此,这类人长大后会习惯性地悲观、消极。

    罗素说的这一点,和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习得性无助”是一个意思。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从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历经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长期遭受打击后,他的自我评价会很低。这时候,他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可能和他的早期经历有关。也许,他在原生家庭里受过一些伤害,当这个人还没有觉醒,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带着消极的想法去考虑问题。而人带着消极的想法做事时,很可能会不断走厄运。

    相反,当一个人有意识地去自我反思时,他就很有可能会掐断这个厄运的源头,改变自己的思想,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幸福。

    好,以上就是本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尽管罗素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但我们仍可以从第一章的字里行间得到一个清晰的信息,那就是,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内心不宁静。

    本书第二章的标题,叫“论拜伦式的痛苦”。初看这个标题,可能搞不明白它的意思。和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拜伦,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人。这个人,有三个特点:第一他是个大才子,诗写得非常好;第二,他长得非常帅,是名副其实的美男子;第三,他是个瘸子。大家想象一下,一个人长得很帅很有才,同时身体又有残疾,那么这个人的内心一定很不平衡、很痛苦。

    “拜伦式的痛苦”,从我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指我们普通人因为无法跨越理想和现实之间鸿沟而产生的心灵痛苦。

    这一章里,罗素引用了拜伦说过的一句话。拜伦说,“我宁可作为一个人而死,也不愿意当个动物而生。”这和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个意思。这是一种典型的理想主义。

    之后,罗素又引用了《传道书》里的一些观点。《传道书》是基督教书籍,它的内容主要出自《圣经旧约》。《传道书》认为,人生是虚无的,但如果人有一个信仰,那他的人生就会变得充满意义。

    罗素是无神论者,他并不认同《传道书》里所宣扬的内容。他认为,悲观主义的人主动把自己和人类世界隔离了。而事实上,人是群居动物,人具有社会性。一个人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一定要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建立深度合作。在人与人的合作中,能够产生真实的联系,人的存在感和社会价值也会显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以上,是本书第二章的内容。今天,给大家介绍了本书前两章的内容,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一起共读本书的第三章至第五章。我们下次见。

    备注:以上内容为诸神的恩宠的讲课稿。

    【今日互动】

    你认为自己的生活幸福吗?你觉得幸福的生活有标准吗?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诺贝尔奖得主罗素:我们不幸福的根源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hd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