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墨菲定律
二、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效应是指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患得患失的心态,也就是说,你越是在意的事,就越容易发生。
瓦伦达效应其实属于一种不良压力,根源是人患得患失的心态,并不是担心自己不够好从而想办法提升自我,而是在反复担心“失败后怎么办”。前者带来的是正面情绪,而后者带来的则是实实在在的负面情绪,会使一个人的精力分散,最终浪费在无用的胡思乱想上。
「瓦伦达效应」其实非常简单:过度紧张带来的压力,摧毁了长期训练所形成的无意识反应能力。所谓「熟能生巧」,当出现某些意外情况的时候,一个技巧熟练的人会下意识地做出正确的应对这并不是运气,而是在日常训练中获得的潜意识记忆。而患得患失的心理让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连一些最基本的应对都需要深思熟虑(比如·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反应变慢,思维也就跟着变迟纯了。
在《秘密》一书中说:「我们的心思意念就像磁铁,好的坏的都会被我们思想吸引过来。如果有坏事发生在你身上,那是因为你心中充满了负面情绪,那是个定律,逃也逃不掉!」
同理而言·改变思维的模式,增强召唤好运的能量,就可以带来好运。「瓦伦达效应」也可解释做「吸引力法则」。
三、羊群效应
人们有一种从众心理,由此而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持某种意见人数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压力是另一个决定性因素。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并不靠谱。
理性的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可以创建区域品牌,并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获得利大于弊的较佳效果。寻找好领头羊是利用羊群效应的关键。
我们需要牢记,一般情况下急速杀跌不是出局的时候。炒GU要克服羊群效应的潮流,否则不如且作壁上观。
四、酝酿效应
不思考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
酝酿效应也可以称作直觉思维,是指反复寻求问题答案时一直无解,不如暂时将它搁置一旁,几小时、几天之后,灵光一现就出现了答案,而将问题顺利解决了。
心理学家认为,所谓的“酝酿”过程并不是停止思维,而是将原先的整个思维过程转入潜在的意识层面,通过潜意识对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资讯进行组合,从而获得类似于“灵感”的思维状态。而这种状态的触发因数就是中途的休息过程。在放下难题之后,大脑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前面的死钻牛角尖、导致僵局的思路,胆儿有利于在潜意识层面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当我们面临一个难题时,千万不要死钻牛角尖,更不要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解决不了问题,而是走进了僵化的思维定式中不能自拔。以后,凡是你被任何问题逼入了死巷胡同,那么这时你就可以让“酝酿效应”大显身手了。
阿淼记录于2024年1月2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