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哪些能看的公路片?

有哪些能看的公路片?

作者: 突突 | 来源:发表于2017-10-10 18:54 被阅读21次

    自从杰克凯鲁亚克在1957年捣鼓出了那本享誉世界的《On the Road》,蛊惑了一代美国人之后,几十年下来,在路上这种状态就几乎成为了一代又一代文艺青年们标榜自我找寻自由的最直接手段了。

    甩掉一切束缚,自由行走在公路或田野,遇上形形色色的人或傻逼,一切都新奇、未知,整个人的世界观随着旅途而渐渐被打开,这听起来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所以人们向往行走在路上,可现代社会总是将人们捆绑在一个熟悉的地界里,在路上越来越变成一个奢侈的状态,但不管如何,从前现在或未来,总会有人走在路上,路上也就总会有故事。

    公路片正是如此而来,主角们因为某种契机或诉求开始行走远足,也许骑行,也许搭车,也许徒步,遇上一些同行者,又或者中途停留时发生一些故事,有未知的际遇,有思维观念的碰撞。作为一个类型片,公路片总是能够讲述一些新鲜的东西。有一段时间我就特爱看此类型的片子,有些人逃离生活的方式是自己走出去,瞎折腾,我比较怂又宅,所以我就爱看电影,爱看别人是怎么走出去的,又是如何瞎折腾的。

    那么,有哪些能看的公路片呢?

    比如《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就很有意思,电影还有一个译名,叫做《路直路弯》,路有时候是直的,有时候却是弯的,其中深意,很值得玩味。

    这个片子的主角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头,叫做史崔特,他性格有些孤僻古怪,人老了,不管身体上还是性格总有些怪毛病。他和女儿一起生活,日子过得清贫宁静。后来,因为早年有过矛盾而多年未曾联系的兄长莱尔病重,消息传来,史崔特觉得有些遗憾,他想要去见自己的哥哥一面,试图和他重修于好。

    女儿并不支持史崔特的想法,担心他身体也出什么状况,于是这个执拗的老头开着自自家的剪草车慢吞吞的出发了,一路上也遇上了不少人,有和家里闹别扭的年轻姑娘,又或是别的什么人,这些我都记不清了。

    观看这个片子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我却永远记得电影的最后一幕,史崔特先生终于来到哥哥的家门口,两个老头坐在门前,阳光打在身上,没有言语,镜头拉远,身边的草木旺盛,此情此景,尤为动人。这很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吧,当时我就这么想。

    这是1999年的一部老片子,值得一说的是,扮演史崔特先生的演员叫做理查德·法恩斯沃斯,戏里面,他不顾一切去见自己哥哥最后一面,戏外,他因为忍受不了癌症的折磨,在2000年的时候自杀过世,《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是他最后一部电影作品。

    一趟在路上的旅程,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深呢?看完《摩托日记》,相信你会得到答案。

    电影导演是沃尔特·塞勒斯,这是巴西最为知名的导演之一,他和贾樟柯的关系很不错,14年的时候还专门拍了个《汾阳小子贾樟柯》的纪录片。其生平最知名的两部片子《中央车站》、《摩托日记》都是公路片,2012年,他还执导了《在路上》,没错,原著就是杰克凯鲁亚克的那部《在路上》,也是公路片。

    电影《摩托日记》讲述的是切格瓦拉早期的一段人生经历,当年23岁的他,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医学院学生,因为好奇外面的世界,从而与好友骑着一辆摩托车踏上了旅途,一路上的见闻对切格瓦拉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人民的苦难从在种在他的心里,在经过亚马逊流域的麻风病人区时,切格瓦拉自己也害了大病,病人们的种种遭遇深深刺痛了这个少年的心,一路上,切格瓦拉将所见所闻全部记录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段旅程直接导致了切格瓦拉心智的成长,和后期走上革命之路的思维方式转变。


    可以这么说,切格瓦拉之所以成为了巴西人民的切格瓦拉,与这段经历不可分割。



    走出去的理由有很多种,有些人可能是为了自我救赎。


    在许多人心里,在路上是一种神圣的行为,特别是当你的目的地又是某座古老的教堂的时候。在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是整个中世纪以来成千上万虔诚朝圣者们的终极目标,他们为了到达此地,必须穿过法国,经过比利牛斯山,这条崎岖长道,被称为朝圣之路。

    电影讲述的正是一段有关于此的朝圣之旅,美国医生汤姆的儿子丹尼尔是一个酷爱户外的年轻人,一次因为暴风雨天气,丹尼尔不幸逝世在朝圣之路的比利牛斯山上,年迈的汤姆不忍悲痛,在到达法国领取了儿子的遗体之后,他决定重走一遍儿子的朝圣之旅,将儿子未走完的路再走一遍。

    这是一场徒步旅行,汤姆在路上遇上了来自三个不同国度的同行者,而这也是汤姆与儿子的一次私密的对话之旅。

    在路上,有时候是理想主义者的一次自我对话。

    本片故事改编自真人事迹,自封为“超级流浪汉”的克里斯托弗,因厌恶社会,开始流浪,在1992年的时候,他被人发现死于阿拉斯加山的一俩报废的汽车中。电影《荒野生存》讲述的正是这个故事,电影里,没有花费太多的镜头去诠释克里斯托弗的厌世缘由,似乎是因为家庭的纷争,又或是他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22岁的克里斯托弗在读大学时,突然开始了自己的流浪之路,他退了学,烧掉自己的身份ID,独自一人开始前往阿拉斯加,一路上,他遇上一同旅行的夫妇,遇上爱慕自己的女孩,遇上视他如己出的孤寡老人。


    但是他谢绝了一切挽留他的人,只身终于来到了阿拉斯加山脉,他计划在这里生活一阵子,像一个真正的古老的自由人一样,却未料想因为饥饿和食物中毒,而永远的停留在了这块土地之上。


    这个电影在大学时对我有很深的影响,一度让我觉得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实在是一件成本颇高的事情,你会被所有人不理解,即使电影外,也有不少人将克里斯托弗视为一个钱多的发慌的傻逼。

    我一直记得这部电影的结尾,克里斯托弗在那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写下的两句话,一句是“我度过了快乐的一生,愿上帝保佑你们。”,一句是“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分享。”

    若是中国人在路上,怎能不去西藏呢?

    国产公路片,我总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这一部《转山》,实际上我几乎也想不起别的。电影讲述的正是骑行西藏,是时下许多青年们向往的一种新兴的中国人自己的“朝圣之旅”。

    24的张书豪是一个沉默的青年,大学刚毕业,女友离去,哥哥去世,他的生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灾难。同《朝圣之路》中的老汤姆一样,也正是因为发现至亲的骑行日志之后,张书豪决定骑一回哥哥曾计划过的西藏骑行之路。电影《转山》拍的很辛苦,电影中许多危险的山路骑行镜头,有些段落果真看得人心痒痒。但整体上情绪还是非常低沉的,张书豪一路上压抑着悲伤,所有的苦闷全部化作了骑行的汗水。直到后来终于到了拉萨,张书豪才展露了一丝丝笑容。

    电影还是不可避免的将这一段在路上的旅程描绘成了一段疗伤之旅,一年以后,张书豪稚气未脱,脸上却是挂满了自信。

    这就是我喜欢的一些公路片,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就不一一说道了。


    有些人总是会因为看了一部电影,读了一个故事,从而被鼓动,以为自己也可以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去外边走一走后就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勇气,和翻天覆地的自我改变,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电影毕竟还是电影,故事终归是故事,他们可以是我们认识自己的铜镜,但却不是我们人生路上应去临摹的楷书。

    出去走一遭,也许就是出去走了一遭,也许任何意义都没有。

    你还可以:世间再无《大话西游》

    《Storks》:你可能因为片名而错过一部好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哪些能看的公路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jb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