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爱炫耀的背后是原生家庭的“精神穷养”

爱炫耀的背后是原生家庭的“精神穷养”

作者: 人生进阶指南 | 来源:发表于2020-07-01 00:05 被阅读0次

小孩子只会炫耀玩具,成年人才会炫耀名利。


Part 1

我们不难发现每个人身边都有部分朋友是喜欢炫耀的人。

炫耀物质、炫耀财富、炫耀吃喝玩乐、炫耀感兴趣的一切;

其实炫耀这个词从本意上来理解,我个人认为它是一个中性词,不褒不贬;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炫耀本身没有任何具体的行为,只有和后缀名词连在一起,才能体现这个词的真正意思;

比如:有人买了奢侈品喜欢晒图,有人买了限量版喜欢炫耀,有人喜欢炫耀吃喝玩乐,有人喜欢炫耀自己的能力…

对很多人来说,你经常加班发个朋友圈,别人觉得你是在炫耀自己如何努力;

你经常发和自己工作相关的朋友圈,别人觉得你在炫耀你很敬业;

但你今天买了PRADA亦或是明天换了HERMES都要晒一晒,别人就会觉得你虚荣,爱装...

你看,同样是炫耀,为什么炫的事物不同,出来的效果大相径庭,褒贬不一?

那是因为炫耀本身是个抽象化概念,而物质、财富等只要涉及到具体事物都是可以被量化的。

今天你发了个朋友圈去泰国游玩,泰国属于东南亚国家;

本身物价消费水平就低,再加上近几年东南亚国家旅游大热,抢购往返不到一千的机票很容易。

所以泰国在普通人眼中也就是平民游的等级;

但如果你是自由行去欧洲发达国家,或是全球GDP排名前五的国家旅游那给人感觉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些国家不仅机票昂贵,廉价航空更是屈指可数;

首先是得有足够的存款开出银行流水表,再接着还要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如果是跟团,淡旺季价格还有浮动,那十天半个月零消费光旅游怎么也得小三万。


Part 2

对于可以量化的东西人们是排斥别人炫耀的。

因为你炫耀的可量化的物质、财富在他人看来就是拉开自己与他人之间差距的零界点;

同样,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别人给予的及时赞赏及羡慕的眼光不是炫耀那些不可量化、没有期限的事物;

而是可衡量的现有价值物;

那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炫耀具有价值感的物品来凸显自己的身份和个人价值呢?

实际上是很多人错把自己的拥有物等同于自我价值感。

炫耀的实质是自尊心作祟;

一个人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誉是正常自尊心的体现。

但如果把自我的价值认同投射到他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人所做的一切就都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关注度,而非真正的自我成长。

如果自尊心过于强烈,那么就导致这个人本身只乐于接受对他的赞美或夸奖,而排斥甚至厌恨别人对他的非议及指责;

为了不让别人对他非议或指责,他只有更努力的包装自己,炫耀自己的物质财富所得,让别人对他侧目仰之,才能让他找回自信,赢得更多自尊;

其实这是源于童年时期原生家庭对孩子精神教养的过度缺失而造成的。



Part 3

当代教育都在谈,对孩子我们要精神富养;

不是给孩子穿名牌,送名校,物质生活极尽满足就是富养;

这里的富养有两层意思:

一,性格上的富养,尊重孩子具备个人独立的自由选择权平等对话;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要给予试错机会并引导鼓励改正;

二,精神上的富养,鼓励孩子的创造力、感恩、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去发现更多真善美的事物;对孩子以诚相待,在面对不同家庭经济的状况下仍然保持一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所谓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开心;

成年人喜欢炫耀物质来获得别人的认同感,就是因为童年时父母对待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认同感;

即便认同也要附加很多条件;

比如,你考了一百分,那你就很棒,只考了90分就觉得你不如邻居家孩子优秀等等;

这种从小就需要靠外在光环的加持下父母才能给孩子认同感,父母只注重结果而非过程;


那么孩子骨子里就会认为我努力没用,因为努力半天抵不过最后的分数结果;

再比如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不惜动用金钱手段来诱惑孩子劳动;

劳动本身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如果不是主观意识能动性驱使孩子自主劳动,而依靠金钱来说服不想做家务的孩子,那这是一场交易;

这种歪曲的金钱意识养成在日后就会形成没有物质的换取不会进行任何多余的劳动付出;

那么心态上必然是贫穷匮乏的,精神缺失必然导致虚荣心膨胀;

因为精神内核缺失,只能依靠物质名利来充斥自己空洞的内心;

为了弥补空有其表的自尊和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就会向外界炫耀物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从小在精神富养的家庭中长大,那么不管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不管别人如何;

他也安贫乐道,内心知足常乐;

我见过很多孩子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从小就是奢侈品、名牌傍身;

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孩子穿的是世界一流品牌服装;

孩子从小的时候起点就很高;

物质生活是富足了,精神上却是靠虚荣堆砌起来的糖衣炮弹。

这样的孩子以后步入社会,也会遵循父母对自己的“富养”;

看别人喜欢从外表辨识打标签,比如穿什么名牌的衣服,戴什么牌子的表...

而不会去从内心认识一个人的精神深度;

男孩子有可能沦为软饭男,因为喜欢找有外界光环的人来标榜自己,维持自己的虚荣形象;

女孩子大多都爱慕虚荣,喜欢找有钱有权的人来依附;

即便没有刻意虚荣,但从小“富养”的起点很高,就导致女孩子容易被渣男误导,只看其人,不知其心。

真正的好男人从来不是只看大胸翘臀锥子脸,看你打几万块的玻尿酸,肉毒素;而是想了解你的气质、涵养和才能。

荷尔蒙负责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肾上腺决定出不出手,自尊心决定谁先开口,现实决定谁先离开谁先走。

难道给孩子穿平价服装就意味着你的孩子低人一等?!

我也见过很多家里非富即贵的父母给孩子穿的用的确实是隐形奢侈品牌(隐形奢侈品牌:不为大众所知,高端却低调专注做产品的国际一线名牌);

但初衷是因为这些牌子确实是用料极好,注重品质高级而非品牌奢侈。

家庭的经济能力整体在上,作为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毋庸置疑;

但想给孩子吃穿用度最好的和想让孩子展示在别人面前的吃穿用度是最好的不是一个概念;

生活平淡无奇

点亮美


Part 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你资产达到大比例数额时,你的消费水平必然是与其相匹配的;

曾经懵懂的我不理解为什么有钱人可以花两千块买一双拖鞋?

现在我明白了,当你年收入在百万或千万时,买一双两千元的拖鞋,

就像年收入万元的人买一双30元拖鞋是一个道理;

财富的积累必然导致消费升级,这是经济法则中的自然规律;

所以你不会看见一个千万富翁炫耀自己戴着一块十几万的表,也不会看见一个年薪百万的人炫耀用的是最顶级的护肤品,因为这些名牌对普通人来说是奢侈品,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生活用品。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依靠能力满足自己对物质追求的渴望很正常。

毕竟有欲望才有赚钱的动力;

但把炫耀自己的虚荣当成常态让别人认同你的价值那就万万不可取了。

炫耀美貌,吸引来的就是只图其表的人;


炫耀性感,招来的必是色欲过重的人;


炫耀物质,吸引来的必是吐槽你爱慕虚荣的人;


炫耀财富,吸引来的必然是想借你钱,花你钱的人;


炫耀名利,吸引来的必是找你帮忙办事解决问题的人;


只有炫耀真实的能力才能让别人真正认同你,尊重你。

要让孩子以后成年步入社会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和认同,那么请富养孩子的精神世界,多给予孩子精神的鼓励,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感。


让孩子不用借助倚靠外在的条件标榜来获得内心的自尊认同,也让一个人的内心从稚嫩走向成熟直至变得强大。


—END—

原创:南南

图片:网络(图片版权归原著所有)

点个赞支持一下作者吧

谢谢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炫耀的背后是原生家庭的“精神穷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jq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