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理书房,让我想起来一件事情,我上周曾经跟读书演讲协会的主席建议,大家把自己不看的书,可以统一带去协会,共享书籍。
因为当时我是计划整理办公室的书籍,因为爱看书的人,哪里都是书,到处都是囤积处。 家里更多。
所以当初我自以为整理的时候,一定可以清理出很多不看的书。 但是直到我整理完成,遗憾的发现,好多书没看,好多书看了忘了,感觉暂时也就没有捐出去的必要了,最关键还有存放的空间,不如就暂时缓一缓,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叶灵凤先生曾经对于买书的癖好有一段准确的描述:“有用的书,无用的书,要看的书,明知自己买了也不会看的书,无论什么书,凡是自己动了念要买的,迟早总要设法买回来才放心。”
这话说到心坎里去了,没有哪本书是多余的,除非它是一本过期的教辅书。
前段时间跟朋友交流,她说我很有耐心,从不对人发脾气。
我说,因为这两年我一直在看沟通类的书籍,比如《非暴力沟通》《深度影响》《沟通的方法》等等。
她说因为工作的原因,平时很少有空去看书,就让我推荐我认为最好的书籍,我当时在看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在得到开设了沟通训练营,我想这本书一定是必读书籍,而且具有很强的实操参考性。 里面很多案例和情形,甚至可以在临时遇到了,翻开某页,把处理方式、沟通方法作为参考直接尝试。
朋友说,等我看完借给她看,我说说不定很快就看完了,到时候寄给她。 但是有个问题是,我这本拿在手上的书,因为购买渠道的问题,书本的质量并不好,看起来就像是山寨的一样,我自己看尚且觉得费眼睛,送给她看肯定不合适。
我就想重新在网上买一本书送给她,在买的时候,我又想了,难道我就自己留一本差的保管吗,还不如就买两本,一人一本。
我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真是好书看起来才亲啊。
小管家学校有一次也是向同学们征集家里的书籍带去学校,小家伙选来选去还是选了一本他不太喜欢的书带去,也舍不得多拿出一本,有时候玩具可以送人,但是书本只赠友人。
中国古代一位藏书家在所藏每卷书上都盖印“借书不孝”,以告诫子孙不可借书与人。
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却也说明了爱书之人对书的爱惜之情。我曾经也把一本很喜欢且还没看完的书籍借给朋友,时间过去很久很久,也没有盼到书被还回来,而且因为它的金钱价值并不是很高,我也很不好意思开口去要。
所以,后面但凡遇到朋友也喜欢某本书,我一定是送书不是借书,因为是给自己做个总结,送书意味着我可以给自己也买一本,借书意味着我还拥有,再买有点浪费。
我的姐姐了解我,在给小管家选生日礼物的时候,也选了书籍本子作为礼物,这可比那些花费昂贵的玩具亲切多了。
回想过去,在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有时候会选择一本好书,送给喜欢书的朋友,两生欢喜。
如果我有两本一模一样的书,一定会给它找到另外一位喜欢它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