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听二叔和三叔聊天,在记忆里他们的聊天特别有趣,每每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喝酒聊天,他们都是那个场里的焦点,他们总有那么多的笑话来逗大家开心。那时候觉得他们讲笑话就跟相声演员似的,总有那么多的包袱,而且常常是在讲了一个笑话让周围的人笑得前仰后合时,他们云淡风清的夹起一块肉,再品上一口酒,好像刚才那个笑话并不是他们讲的。等人们笑过以后,又催促着他们再来一个时,他们又会淡定地再吃上一口肉,喝上一口酒后,把嘴一抹,看看人们伸长脖子的样子,又顿顿,才开始讲。
每次他们讲的时候都让人觉得他们讲的就是自己经历的事,于是又增加了一份可信度,让我记忆尤深的有两个:
二叔是个老师,他最爱讲的一个笑话:原来我有个学生,叫王二胖长得是一副圆头圆脑的样子,看起来就是那种愣头娃娃,这个娃娃上课吧好像是在认真听讲,不晓得那个脑子里是不是被他爹妈喂的肉喂多了,有时候就转不过弯。老师布置的作业嘛,也是经常搞拐起做。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用“要求”和“肯求”造句,结果第二天课堂上,王二胖当着大家的面念他造的句:
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爸爸拿起一块妈妈卤的猪蹄,一口咬下去很生气,说:你这个笨婆娘,卤个啥猪蹄嘛,啃求不动!
妈妈一听,火气上来了,把手上的筷子一摔,说了句:要求你啃!就把猪蹄抢了放我碗里。
害得我一个人吃了一整只大猪蹄。
二叔这样讲的时候都会保持语气轻松,只是在最后自己很合适的配一个打嗝的声音和动作,就好象是他吃了那一整只大猪蹄似的。
每次他讲这个“肯求”和“要求”的笑话时,同桌的人都会笑说,钟老师你的学生太有才了。

三叔也有一个经典的笑话,他讲:
隔壁镇里有个憨媳妇,模样长得还俊俏,在家里还是很勤快,就是脑子有点不转弯。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老公公就让她宰只鸡给客人做烧鸡公,憨媳妇答应一声好,就跑厨房忙去了,结果老公公和客户在厅房里等了半天,茶都喝白了,还没见菜上桌,老公公让儿子去看看怎么回事。
儿子去厨房一看,那憨媳妇正往嘴里灌一大口白酒,然后对着锅里的肉“噗”地喷,儿子跑过去拉到她,问她干啥呢?
媳妇一边用手扇着嘴一边说,你爹让我烧鸡的时候要记得喷酒去腥,不晓得这是个啥方法嘛,嘴都给我辣到了,这个样子喷下去我都要醉了。
儿子哭笑不得,我爹是让你“烹”酒。
很多时候听到这里,桌上的人都会大笑着端起酒杯,来来来,大家碰个酒,不要喷酒哦!有时候还真的有人会笑喷。
小时候就是听着大人们讲这些笑话长大,现在知道,原来我家二叔三叔都算得上是在民间的段子高手了。在他们的生活里总是能找到很多令人发笑的段子,如果当时笑过之后还能记住,我想我也可以成为小半个段子手了,只是有些遗憾,我是听过了就忘,笑过了就只记住了那开心的感觉,生活那么苦不能少了段子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