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来微信,问我在干嘛,我回,背《长恨歌》。是的,我已经用了三天的时间来死磕这首诗。今天总算能磕磕绊绊地记住了。
抛开政治,历史因素,这首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艳绝伦,凄怆悲凉的爱情绝唱,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柔肠寸断,唏嘘不已……
网图侵删
诗中写尽了杨玉环的盛世美颜。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
网图侵删
写尽了君王的无限宠爱。
“云鬓花颜金步摇”,
“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网图侵删
写尽了君王蚀骨剜心的无奈,痛楚,悲凉和相思。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
网图侵删
写尽了杨玉环刻骨的遗憾,深情和期盼。
“昭阳殿里恩爱绝 蓬莱宫中日月长”。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里的恨不是仇恨,怨恨,而是遗憾,遗恨。而这份遗憾正是来源于诗人亲身经历的一段感情。
深情人写深情诗
白居易9岁时,随母亲迁居符离生活,认识了刚刚5岁的湘灵, 4岁的年龄差距让他们无话不说。
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诗人在符离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时光。
10年后,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情窦初开的两个人开始了偷偷的恋爱,这便是白居易的初恋。
彼时的湘灵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聘婷婀娜。正如诗人在《邻女》中描述的,“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足以见其倾国之貌,绝世之颜。
然而那时的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湘灵家身份低微,这段感情从一开始遭到白居易母亲的强烈反对。
白居易曾两次向母亲提出求娶湘灵,母亲态度强硬,绝不同意,甚至以死相逼。
迫于无奈的诗人只能挥泪斩情思,临别时写下《潜别离》赠与湘灵。
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诗人在这首离别诗里倾诉表达的无奈,伤感,痛心的情愫,不正对应了《长恨歌》结尾处那几句千古绝唱吗?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正如诗人在诗中讽刺唐玄宗一手造就了爱情悲剧,他自己也没有办法阻止自己爱情悲剧的发生。
唐玄宗面对众将士的坚决要求不得不赐死杨玉环,掩面救不得;而诗人自己面对母亲的反对同样也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所以,有人认为《长恨歌》也许是在白居易借那段世人皆知的旷世奇恋来纪念自己那段爱而不能,求而不得的初恋。
悼亡之情,铭心刻骨,如泣如诉,毕竟初恋是每个人心口永远的朱砂痣,忘不掉,抹不去。
一曲《长恨歌》,写尽了诗里诗外的爱与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