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推送写了一些关于长城墙的思考,其中涉及了些许百度与Google的优劣对比。毫不意外的,有人跳出来说百度用习惯了,而且百度还有很多适合中国人的功能。
比如要追踪快递进度,只需输入一个快递公司的名字,百度就会直接给出快速查询界面:
又或者输入一种货币单位就会有和人民币的汇率计算:
嗯,你说得对!
其实就在昨天,我还因为用Google被人说装逼。好吧,无所谓,反正我装习惯了,我用我的Google,你用你的百度,只要你开心就好。
02
▲
关于百度,我不否认他的越来越强大,这离不开百度工程师的努力及有关部门的扶持。但除却技术,一个企业的文化才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这也是卡兰尼克为什么会被主要投资人联名要求离开Uber的原因,Uber内部的文化让他们对于欺凌和性骚扰视而不见,轻描淡写就一笔带过,只要业绩足够突出,其他的都可以被包容。
03
▲
在一个企业的成长初期,追求高增长固然没错,但在站稳一席之地后就应该开始Think Bigger。有足够大的格局才能收获足够大的市场,就像蜘蛛侠里那句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个企业如果缺少社会责任感,那他的强大带来的只能是恶果。
说到百度的负面消息,可能都会想起去年的“魏则西事件”。受害者魏则西及其家人因在百度推荐的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接受了未经审批且效果未经确认的治疗方法,导致耽误治疗,最终于2016年4月12日不治去世。
这就是百度的企业文化——唯利是图,价高者得。
04
▲
不得不承认,百度确实在很多方面更了解国人的习惯,比如我同时在百度和Google搜索“穿山甲”,会得到如下的结果:
百度:
Google:
同样是第一屏的内容,百度显然“更了解国人”,对于穿山甲,国人更关心怎么吃,吃了怎么补;而Google则是选择科普和引导。
再看搜索联想的部分:
百度:
Google:
我想,这已经足以说明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的差距。
如果你不看重这些东西,那我只能说咱不是同一类人。
05
▲
越是有影响力的企业(人),就越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你输出的价值观会影响到更多的人。试想如果你为人父母,想给孩子科普一下穿山甲的珍稀以及穿山甲濒临灭绝的现状,结果百度出来全是讨论怎么吃穿山甲的,这种感觉何其尴尬?
百度现在做的就是这样一种毫无底线的业务,根本无视用户的利益,只要你肯出钱,一定给你最好的推荐位。
06
▲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垄断性制造业(虽然已经是昨日黄花),网络上有数不清的冒我们企业品牌的公司。在百度搜索公司抬头,前几屏根本看不到真实的企业信息。在多次与百度交涉无果后只得充值,以确保在搜索结果的首页可以看到公司官网,但即便在缴费后也根本排不进前五条搜索结果。
同样的关键字,在Google搜索,不光首页的十条搜索结果全部与我们公司的信息真实相关,侧边栏还有公司图片、地址、简介等信息,而我们并没有在Google充过一毛钱。
07
▲
这就是差距,只不过劣币驱逐良币,不服管的Google终究还是被百度淘汰出了中国市场,这样的结果尽管影响了Google的全球化脚步,但对于大多数只能用百度来搜索信息的国人,才是最可悲的。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