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镜头中国-中青报摄影记者
date:20160419
中青报社陈彤编著。梳理1951到2011的一些大事,回忆当时中青报图片记者的记忆中的故事和图片。
+ 从当时的一些运动,感受到最底层人们生活的改善,大寨。虽然有做新闻宣传目的,但确实真的有改善。宣传本来就是政治的一个部分。战略上毛主席是如何考虑的,执行有什么变化。在内战和与日战争上的战略眼光,难道建设期遇到问题时就不再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还是要花时间看看经典的毛选!
+ 很多时候,在资源的有限的困难下如何往前推进事情,是我要特别学习的。比如一张照片关于公交车司机学雷锋活动照片中,看到巴士头顶一个大箱子,原来是因为大庆油田发现前,没石油,用的是煤气。是煤气罐。1963年还这么艰苦和受到资源限制,但依然开巴士。
+ 1981年女排世界杯冠军赛前两局赢后,日本扳回两句,决胜局前,袁伟民教练“我们要一个响当当的冠军,如果你们拿不下这场球会后悔一辈子”。
+ 一辈子做暗房洗胶片的张左,左爷。一个是专注,一个是他捐助困难儿童读书,且不为名。其实善心和慈善也许没那么难,就看你内心有多大意愿。
+晋永权 出三峡记,移民故事,有得利益这,有受影响着。不论故事本身真假,每个起码是他亲眼见到讲述者,亲耳听到的故事。5年走访一线。
其次,这个算是关于摄影记者与宣传需要之间平衡的一本人文作品。
建国初,为政治服务而宣传的功能大过西方所谓记录真实的需要。到了现代也是有这样的情况,只是因信息的革命导致了需要的手法不同。很难说政治服务的宣传与所谓自由宣传,哪种更适合现在的社会。
+第一次听说SARS愈后会有很高概率的股骨头坏死!讲了这些人在热点过后,面对的生活。
+ 陈剑采访天然气井漏事件和汶川换武警衣服的事,一个是摄影记者也要自己想办法混入现场。另一个是身体要强壮,才能到始发现场和完成高负荷拍摄采访。真实的工作中也是需要完成任务,比较少的情况下万事具备。
+ 农民工二代比我们家生活苦的多啊,我们比他们处理问题或者说贡献/价值强在哪里,可以拿更高的报酬。
网友评论